ID: 24075953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352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内蒙古,月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0一11题。(10分) 【甲】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 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 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 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 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 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有改动) 【乙】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2分)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 提示 解释词语 “轩然与之并”中的“然”与“颓然乎其间者”中 (1)轩然与之并 的“然”词义相同。 结合成语推断:面面俱到。 (2)大节俱备 11.(2分)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 12.(2分)甲文中说“子美重于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 13.(4分)杜甫与李白都曾经历“困穷”,但二人的精神表现有何不同?请结合甲文、 乙诗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14一18题。(14分) 父亲的“军功章” ①父亲的书房里有个上锁的木盒,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里面装着什么。他总说那是 家里最重要的东西,每次擦拭书架时,都会对着木盒愣神半天,眼神里有我读不懂的庄 重。 ②去年国庆前,父亲突然把木盒放在桌上,钥匙在指间转了两圈:“今天给你看样 东西。”锁扣“咔嗒”一声弹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泛黄的图纸、一枚褪色 的铜制奖章,还有张边角卷翘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站在戈壁滩上,身后是 半截裸露的发射架,风把他的工装吹得猎猎作响。 ③“这是199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父亲的手指拂过照片,声音低沉下来。那 年他刚从航天院校毕业,主动申请去戈壁参与卫星测控系统研发。戈壁的风里全是沙 砾,刮在脸上像刀割,住的土坯房一到雨天就漏雨。有次设备调试遇到难题,他和团队 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实在困了就趴在图纸上打个盹,醒来满脸都是沙尘。 ④“最难的是那年冬天,”父亲拿起那枚奖章,指腹摩挲着上面模糊的字迹,“卫星 5九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22.作文:答案略 1.(2分)(1)骛 (2)zhen 2.(2分)略。 3.(2分)D 4.(2分)甲:A 乙:B 5.(3分) 示例一:图一画面描绘的是“周恩来少年求学”的场景,画面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字样, 这 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下的志向,表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学习周 恩来总理这种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示例二:图二画面描绘的是周恩来的诗。图片充分表现了周恩来青年时代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 和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更能激发当代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示例三:图三画面描绘的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那株枝繁叶茂的“一品梅”。看到图片我们能够想到 周恩来童年时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情景,那一树在春寒料峭时盛开的梅花更能激发当代青少年不惧困难、 自强不息的信念。 6.(3分)示例:同学们,看来神舟团队的成功绝非偶然,相信同学们从中也感受到了精益求精、持之以 恒的君子品质,我们当代学生更应该向神舟团队学习,发扬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努力向上、全力以赴。 让我们一起给神舟队员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分享! 7.(3分)示例:选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刻画的是青年时代自己求学的 困难和刻苦的学习经历,能体现出自强不息的主题。 8.(8分)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