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押题卷02 (考试范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3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作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并用该量雨器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测量结果不存在误差 B. 测量结果中的“8”是准确值 C.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的 D. 使用刻度尺测量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精确 2.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 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 D. 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无法测量出结果 3.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4.同学们对隔音房间模型进行隔音测试,如图所示。关闭隔音房间门后听到铃声变小是由于( ) A.闹铃的振动停止了 B.铃声的音调变低了 C.铃声在传播中减弱了 D.铃声的传播速度变小了 5.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6.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碘的熔点是113.5 ℃、沸点是184.4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 ℃) ( ) 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甲图装置更合理 B.乙图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 7.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现有四个大小不同的编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同一示波器中时显示出的对应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编钟用力最大,编钟有裂痕 B. 敲编钟用力最大,编钟有裂痕 C. 敲编钟用力最大,编钟有裂痕 D. 敲编钟用力最大,编钟有裂痕 8.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轨的长度为 B.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C. 钢轨的长度为 D.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9.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处发出声音的音调比敲处的高,比敲处的低,则( ) A. 编钟发出声音的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 敲处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于敲处的 C. 敲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处时大 D. 敲处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比敲处时大 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1.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如图,测速仪发出并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