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7463

【大单元·任务式】《6.3.1 焦耳定律(第一课时)》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19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2024版,教科,格式,课时,6.3.1 焦耳定律(第一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6章 电功率 课题 6.3.1 焦耳定律(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焦耳定律”第一课时围绕电流的热效应与电热影响因素展开。以“电炉炼钢” 的生活实例引入电流热效应,通过“自制灯泡”活动让学生直观体验电能向内能的转化;再通过演示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对电热的影响,并结合电功公式初步铺垫理论推导逻辑。内容上承接电功率、欧姆定律等知识,又为后续电热的应用与危害分析奠基,体现“生活—物理—生活”的认知逻辑。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电流产热”有生活经验(如电暖器、灯泡发热),且已掌握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具备初步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能力。但对“电热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定量关系”认知模糊,“控制变量法”在电热探究中的精准应用需强化;同时,将电功公式与电热推导结合的理论思维较弱,尤其对“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理想前提理解不足。。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三)能量 3.4电磁能 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例2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3.4.6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例3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在家庭用电中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 课标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节属于“能量”主题下“电与磁”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焦耳定律,并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电热现象。强调 “实验探究”与“生活应用”的融合,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深化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认识。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建立“电流热效应”概念,理解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形成电能向内能转化的能量观念。 科学思维: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电热影响因素;结合电功、欧姆定律推导电热规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参与“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实验,学会用“U 形管液面变化(转换法)”反映电热,提升实验操作与分析论证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自制灯泡”体验发明过程,激发探究热情;结合电炉、电线发热等实例,增强电热应用与安全的责任意识。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重点: 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建立。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对电热的影响。 难点: 转换法的理解与应用。 结合电功公式(W=UIt)、欧姆定律推导电热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能否准确说明 “电流热效应” 及电热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知识应用:能否用电流热效应解释电暖器发热、灯丝易烧断等生活现象小组合作评价小组讨论:参与度与倾听、表达表现 合作任务:分工协作情况及成果质量,如实验现象分析项目评价项目规划:“家庭电热安全”计划与资源安排是否合理 项目实施与成果:操作、沟通情况及报告分析深度、结论合理性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自制灯泡”“焦耳定律实验”的仪器使用与操作规范度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实验观察与分析:现象记录是否完整,能否推理电热影响因素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入 展示 “钢花飞溅、铁水奔流”的炼钢厂电炉图片,提问:电炉如何将铁水加热到上千摄氏度?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用电产生热”的例子,聚焦“电能与热的关联”。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电炉生热的原理;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用电生热的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