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7910

第一章 1.3 第二课时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一般式与点法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801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必修,选择性,2019,北师大,数学
    第二课时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一般式与*点法式 1.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3的直线方程是(  ) A.+=1 B.+=1 C.+=1 D.+=1 2.经过两点(5,0),(2,-5)的直线方程为(  ) A.5x+3y-25=0 B.5x-3y-25=0 C.3x-5y-25=0 D.5x-3y+25=0 3.两条直线l1:-=1和l2:-=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 4.若直线(2m2-5m+2)x-(m2-4)y+5m=0的倾斜角为45°,则m=(  ) A.-2 B.2 C.-3 D.3 5.(多选)直线l经过点P(2,3),且一个方向向量是d=(3,1),则直线的点法式方程是(  ) A.3(x-2)+(y-3)=0 B.-(x-2)+3(y-3)=0 C.= D.= 6.(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直线l:x+my-1=0(m∈R)的斜率为- B.若直线l过点P(1,3),且其法向量为n=(-3,1),则直线l的方程为3x-y=0 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的方程都可以表示为+=1 D.过两个不同点P1(x1,y1),P2(x2,y2)的直线可以表示成(x2-x1)(y-y1)=(y2-y1)(x-x1) 7.过点(1,3)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是     . 8.已知A(2,-1),B(6,1),则在y轴上的截距是-3,且经过线段AB中点的直线方程为    . 9.设直线l的方程为2x+(k-3)y-2k+6=0(k≠3),若直线l的斜率为-1,则k=    ;若直线l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等于0,则k=    . 10.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0,4),B(-2,6),C(-8,0). (1)求边AC和AB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AC边上的中线BD所在直线的方程. 11.直线x-2y+b=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大于1,那么b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2]∪[2,+∞) C.[-2,0)∪(0,2] D.R 12.(多选)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 A. B.(-∞,-1) C. D. 13.已知直线l:5ax-5y-a+3=0,a∈R,则直线l总经过的定点坐标为    .若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A(3,0),B(0,4),直线AB上一动点P(x,y),则xy的最大值是    . 15.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1,1),B(-2,3),C(3,4). (1)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如图,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 16.已知直线l:kx-y+1+2k=0(k∈R). (1)若直线l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正半轴于点B,O为坐标原点,设△AO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 第二课时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一般式与*点法式 1.C 由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可得+=1. 2.B 经过两点(5,0),(2,-5)的直线方程为=,整理得5x-3y-25=0.故选B. 3.A 将两方程化为截距式l1:+=1,l2:+=1.假定l1的位置,判断a,b的正负,从而确定l2的位置,知A项符合. 4.D ∵直线(2m2-5m+2)x-(m2-4)y+5m=0的倾斜角为45°,∴=tan 45°=1,解得m=3或m=2(舍去).故选D. 5.BC 因为直线l经过点P(2,3),且一个方向向量是d=(3,1),所以直线方程的点法式是-(x-2)+3(y-3)=0或=.故选B、C. 6.AC 对于A中,若m=0时,直线l:x-1=0,此时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故不正确; 对于B,若直线l过点P(1,3),且其法向量为n=(-3,1),由直线的点法式方程,可得直线方程为-3×(x-1)+1×(y-3)=0,即3x-y=0,故正确;对于C中,当一条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则该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不存在,所以不能用截距式表示直线,故不正确;对于D中,过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无论斜率存在还是不存在,都能表示为方程(x2-x1)(y-y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