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9058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9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a-2d,英语,九年级,人教,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主题分析 本内容属于新课标“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文化习俗”子主题,聚焦中外节日、假期活动的文化体验。通过对话、信息梳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文化中假期、节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契合新课标“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包容态度”的要求,同时关联“人与自我”主题下的“生活与学习”,帮助学生规划合理的假期生活。 二、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维度 具体目标 语言能力 1. 掌握假期活动(eating out, shopping, Dragon Boat Festival等)的词汇与表达;2. 能用What did you do... I visited...等句型进行假期经历的问答;3. 能梳理、转述对话中的关键信息(活动、地点、感受)。 文化意识 1. 了解傣族泼水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2. 对比不同文化中“假期活动”的差异,形成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思维品质 1. 通过信息梳理(表格填写)训练逻辑归纳能力;2. 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创编”训练发散思维与语用能力。 学习能力 1. 掌握“听前预测、听中记录”的听力策略;2. 学会合作完成角色扮演、信息整理等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假期活动类词汇与过去式问答句型的掌握; 听力信息的提取与表格梳理; 角色扮演中对话的合理创编。 教学难点: 准确运用过去式(如visited, liked)进行语用表达; 结合文化背景(如泼水节)理解对话中的习俗描述,并迁移到自己的表达中。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假期分享”情境)、任务驱动法(听力任务、表格填写、角色扮演)、文化浸润法(节日习俗解析)。 学法:自主学习(词汇预习)、合作学习(小组角色扮演)、策略学习(听力记录策略)。 五、教学过程(表格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入:假期分享(情境激活) 1. 展示自己的假期照片,用I visited... I liked...描述经历; 2. 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vacation ,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子回答。 1. 观察教师展示,感知目标句型; 2. 分享自己的假期经历,尝试用过去式表达。 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自然引入“假期活动”主题,铺垫目标句型。 2. 新知:听力与信息梳理 1. 呈现教材表格(Fun activities),引导学生“听前预测”表格需填内容; 2. 播放听力2a,指导学生“听中记录”(圈画关键词:活动、感受);3. 核对答案,讲解重点词汇(如Dragon Boat Festival),补充端午节、泼水节的文化背景。 1. 阅读表格,明确听力任务; 2. 听录音,填写表格(如Eating out: fun); 3. 核对答案,记录词汇,了解节日文化。 训练听力策略,同时渗透文化知识,落实“语言+文化”的融合目标。 3. 巩固:对话解析与句型操练 1. 展示2b对话文本,引导学生找出“假期经历”的问答句型(What did you do... I...); 2. 讲解过去式动词(visited, liked)的用法;3. 组织“句型接龙”:教师起头What did you do on vacation ,学生接力回答并提问下一位。 1. 阅读对话,标记目标句型; 2. 跟读对话,模仿语音语调; 3. 参与句型接龙,熟练运用过去式问答。 聚焦语言形式,通过机械操练+半开放操练,巩固句型与语法。 4. 拓展:角色扮演与文化迁移 1. 呈现2c任务(Role-play),提供“文化提示卡”(如“傣族泼水节”“春节”等节日信息); 2. 分组指导:每组选择一个节日/假期场景,创编对话(需包含“活动、感受、文化习俗”); 3. 邀请小组展示,点评语言准确性与文化内容的合理性。 1. 小组讨论,选择场景,结合提示卡创编对话;2. 排练对话,注意语用与文化细节; 3. 小组展示,倾听并互评。 训练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将文化知识迁移到语用情境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