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9191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Inventions第5课时Section 4 &Project教学设计-新沪教八上

日期:2025-11-11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4087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Section,新沪教,教学设计,Project,5课时,教学
  • cover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Inventions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5课时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Project 课型 文化拓展阅读及项目化优质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本课时为Unit 2 Section 4,聚焦文化板块、跨学科联结及项目式学习(Project)。文化部分围绕“数字的故事”展开,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的发展历史,认识到阿拉伯数字在全球的普及及其文化影响。呈现形式为说明文。跨学科联结也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涉及斐波那契数列的起源、规律。旨在让学生用斐波那契数列识别自然物体中蕴含的数字特征。Project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类型的数字,制作数字小册子。 Why--数字是日常生活和跨文化交流中的基础语言要素。本单元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这一核心语言工具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与数字发展相关的词汇(count,system,symbol, represent,exactly等)和短语(如“instead of,write down),提升阅读获取文化信息的能力;通过跨学科联结,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借助Project活动,锻炼学生的调研、合作、组织及展示能力,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How--1. 文化内容:采用“对比感知—深入解读—联系实际”的思路,先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兴趣,再结合文本细节解读文化内涵,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注意事项。 2. 跨学科联结:首先提出假设(如果你认真观察自然界,也许你会发现有趣的数学规律。),然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识别自然物体(如松果、花朵等)中蕴含的斐波那契数列特征,并用英语描述其排列规律。 3. Project活动:分解为“确定主题—分步骤调———整理材料—制作小册子—准备汇报”五个步骤,教师全程给予指导,重点关注小组分工合理性和内容准确性。 学情分析 【已知】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基础句型,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在数学中接触过一些数学规律;具备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能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搜集简单信息。 【未知】1. 缺乏对斐波那契数列的认识;难以准确、完整地用英语描述和讨论复杂与数字规律相关的内容。 2. 对不同国家数字的发展历史了解较少。 3.在调研活动中,缺乏系统的信息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协调和任务推进能力有待提升。 【能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与数字发展相关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能运用英语简单表达斐波那契数列规律下的自然现象;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数字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整理;能在小组中合理分工、有效合作完成Project任务。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能认读、拼写并运用“count,system,symbol,represent,exactly”等核心词汇,掌握“instead of,write down,turn into”等短语。;能读懂关于数字发展的短文;能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起源、规律,准确说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10 项,并熟练运用其递推公式(每个数是前两数之和)进行数列的延续推导。 2学习能力:能通过阅读文本、查阅网络资料、咨询他人等多种方式获取文化信息,掌握基本的调研方法; 在小组合作完成Project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分工、有效沟通、互相协作,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3.思维品质:通过数据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Project调研中,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培养逻辑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4.文化意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数字发展史,体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智慧及伴随阿拉伯数字传播过程的全球化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的发展历史,认识到阿拉伯数字在全球的普及及其文化影响。 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起源、规律,并用其识别自然物体中蕴含的特征。 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项目的主题、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