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课题:小读者思维智慧展———商量 内容分析: 本课以“商量”为主题,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礼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教材中提供了“调换值日”的示例,并设置了三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任务,强调“语气合适”“表达清楚”两个交际要点。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理解“商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增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认同。 语言运用:学习使用恰当、礼貌的语言与他人商量,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请求。 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模拟与问题分析,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合理表达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体会礼貌、诚恳的商量语言所带来的和谐美感,初步形成文明交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商量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做到语气合适、表达清楚。 难点: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商量技巧,学会换位思考,增强交际的实效性。 课时目标: 理解“商量”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使用礼貌、清楚的语言与他人商量。能在模拟情境中运用商量技巧,提高实际交际能力。 情境导入:生活里光有好想法还不够:比如你想提前规划周末和同学去图书馆,却发现和班级值日冲突了;比如你看到同学只盯着自己的作业,没注意到小组合作的任务,想提醒他却怕对方不高兴。这时候,该怎么把我们从寓言里学到的智慧用起来,好好和别人沟通呢?其实呀,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在导读课中学过的 “商量” 本领 ——— 今天咱们就看看怎么用更聪明的方式,和别人把事儿商量明白,既解决问题,又让大家都舒服! 《口语交际:商量》——— 我们的沟通法宝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绘本导读,导入 “商量” 教师播放绘本故事,根据图片讲述绘本里边的故事。看完绘本后,教师提问:“小老鼠说了什么话,大河马才同意离开呢?”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的导入,创设直观的交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商量时语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第二节:范例学习,明确 “商量”要点 教师制定两名学生读一读课本中 “调换值日时间” 的范例内容。 2.组织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小丽和另一位同学商量时,用了什么样的语气?是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 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分享观点。 3.教师总结:①和别人商量时要有礼貌,语气要委婉一点,征求别人意见时,可以用上“行不行”“可不可以”等态度要诚恳,②称呼要有礼貌,不能用“喂”来称呼对方。不能用命令的语气跟对方说话。。 学生归纳“商量”的基本要求: 语气礼貌、诚恳 表达清楚、有条理 说明理由,考虑对方感受 借助课本范例,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小组讨论,深入分析商量的要点,明确语气和清楚表达想法在商量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第三节:创设情景,运用“商量” 1.教师出示书中两个小情境,请同桌两个人进行模拟交际。 情境一:向同学借的书没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情境二: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篮球比赛。 要求: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2.教师先请学生回忆自己借书的经历,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借书的同学。 借书者需要向对方商量续借图书,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他的语气合适吗?想法说清楚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表演结束后,学生自由发言,评价表演同学的表现,然后再请其他学生上台重新模拟,教师适时指导。例如,学生可以这样说:“xx 同学,这本书特别好看,我还没看完,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再多借我几天呀?我保证尽快看完还给你,谢谢啦。” 3.想一想:结合上面的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