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鄱阳湖落星墩不同时期景观相差如此悬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水测量的过程。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地理实践力)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01 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雨 雪 冰雹 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雪 小雪 中雪 雨夹雪 晴 多云 阴 雾 冰雹 沙尘暴 雷阵雨 霜冻 下列天气符号哪些是降水? 古诗词里的降水 中雨 小雨 大雨 暴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降水的测量 基本仪器:雨量器 1 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 2 将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 3 从量杯上读出刻度数,就是降水量。 读出刻度 单位:mm 2.降水的测量 基本仪器:雨量器 单位:毫米(mm)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降水量(mm) <10.0 10.0—24.9 25.0—49.9 50—99.9 100.0—249.9 >250.0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思与学:古代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 关于雨雪的多少,如今我们用降水量衡量,古代如何衡量呢 又怎样观测和记录呢 我国古代的降水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古代降水记载中,科学价值较高的是清代的《晴雨录》,它是有组织的、连续的天气记录。晴雨录》记载的内容通常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等,其中关于雨雪的记载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并用大、小、细、微等标量雨雪程度。此外,清代还用“雨雪分寸”衡量雨雪的大小程度。所谓“雨雪分寸”,就是用尺寸(市尺)记录每次下雨后雨水渗人土壤的深度,或者每次下雪的积雪厚度。“雨雪分寸”可以反映土壤含水状况。 2.降水的测量 基本仪器:雨量器 单位:毫米(mm) 月降水量 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 把一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3.降水量柱状图(绘制) 活动:根据表及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表 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3.降水量柱状图(阅读) 活动:根据绘制的图,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1)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 (2)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 (3)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7、8、9月降水量较多 12、1、2月降水较少 年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4.降水的季节变化 看“差值”,说“变化” 甲地 乙地 甲地全年各月降水量较为平均,季节变化小。 乙地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季节变化大。 阅读九江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你能解释落星墩出现不同景观的原因吗?下面两幅图的景观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02 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同一条线上,各点的 相等。 同一个颜色,降水量的范围 。 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降水在 方向上存在差异。 降水量 一样 南北 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活动: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地带大陆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