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泥塑校园 第9课 (赣美版)二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艺术欣赏 05 实践练习 06 知识拓展 07 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学习和掌握综合运用五步泥塑语言,能够把 2D 照片或记忆转化为 3D 立体造型,解决“站得稳、动得活”技术问题。 2.创意实践:能通过以“最有趣的校园一角”为题材,小组共创故事脚本,实现从“单件”到“群像”的叙事创新。 3.审美感知:通过观察“泥人张”作品图片,能够提炼“大轮廓、小动态”的形式美,并应用到自己创造的人物身上。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和了解泥人张、惠山泥人在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愿意用当代校园生活重新激活传统技艺,建立文化自信。 01 02 新知导入 校园里的快乐时光 你最喜欢的校园活动是什么?(如运动会、音乐课、课间游戏) 如何用泥塑记录这些美好瞬间? 03 新知讲解 观察小侦探 用眼睛发现世界的不同 校园场景观察:操场、教室、花坛的特点 人物表情观察:开心笑脸、专注眼神、用力动作 形态差异:高矮、站姿坐姿的不同 03 新知讲解 泥塑小技巧 揉一揉:泥土变圆球 搓一搓:滚出长面条 捏一捏:塑造各种形状 压一压:做出平整薄片 03 新知讲解 泥塑工具大集合 安全工具 塑料小刀(圆润刀头,防划伤) 牙签(连接部件) 小木板(平整表面) 安全提示 注意不要被牙签的尖头扎伤 04 艺术欣赏 大师作品欣赏 《我爱北京天安门》 无锡惠山泥人大师的代表作《我爱北京天安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的代表作《我爱北京天安门》,无锡惠山泥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我爱北京天安门》脍炙人口,成为惠山泥人艺术发展史上继承传统造型,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经典名作。 色彩鲜艳的集体造型 04 艺术欣赏 《老鹰抓小鸡》(赵恩民) 生动的游戏场景 赵恩民泥塑是以精选沉积多年的“红胶泥”为原料,它色泽红润、有粘性、有光泽、抗裂性好,因而做出的泥人特别好。他的泥塑以手工捏制为主,作品无彩无饰原生态更显泥土本色,通过每一件作品人物的肢体变化和面部表情表现人物的精、气、神、栩栩如生,再现了中原地区民间生活的每个瞬间。 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4 艺术欣赏 《少年中国强》彩塑 天津(泥人张) 充满活力的运动姿态 《少年中国强》入选“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其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 05 实践练习 陶泥手工教程|打造趣味人物雕塑 材料准备:陶泥(棕色为主) 塑形工具:牙签、小刀等 装饰工具:刻刀、小刷子等 工作台 05 实践练习 如何捏塑场景人物?步骤详解 步骤1:铺筑“底座”基础 取棕色陶泥,揉匀后按压成圆形薄片状,作为人物的底座,为后续造型提供稳定支撑。 05 实践练习 步骤2:塑造“身体雏形” 揉两个大小不同的陶泥球(大球做身体,小球做头部),将小球叠放在大球上方,轻轻按压粘合,形成人物的“头身结构”。 05 实践练习 步骤3:添加“服饰与配饰” 步骤4:刻画“手部与姿态” 取陶泥包裹身体,用工具划出网格状纹理,模拟“衣物纹路”; 用陶泥捏出手部造型,粘在身体前部,同时检查粘合度,让整体更协调。 05 实践练习 步骤5:细化“头部与头饰” 用工具在头部刻画出眼睛、嘴巴等面部特征,让人物更生动;捏出人物的头饰,粘在头顶,增添角色的独特感。 05 实践练习 步骤6:营造“场景氛围” 用陶泥制作植物等小元素,围绕人物底座摆放;刻画木桩的纹理、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