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9943

第三章 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16015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章,PPT,22张,教学课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气压带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结合图文材料,认识气压带、风带对典型区域气候的影响。 ②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性质、季节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③结合材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④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图,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机制。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特征(如地中海气候)。 3.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对应关系。 难点: 1.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如何影响气候的季节变化(如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2.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气压带、风带、地形、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 3.从气候特征推断自然景观,并理解其形成过程。 第三节 气压带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2课时)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地理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导入新课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导入新课 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 预习教材内容,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是怎样的? 2. 阅读教材P56案例“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找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四:探究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该地区被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呈显著的季节差异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新课讲授 小结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纬度30°~ 40° 的大陆西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纬度10°~ 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 一年分干、湿两季 新课讲授 小结 影响气候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太阳 辐射 大气 环流 海陆 位置 地 形 洋 流 人类活动 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新课讲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 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注: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学习任务五:归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新课讲授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冷湿 温湿 干热 干热 湿热 干冷 干冷 20° 25° 35° 寒流 暖流 干冷 湿热 冬季风 夏季风 【合作学习】归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填写完成下图。 新课讲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冷湿 温湿 干热 干热 湿热 干冷 干冷 20° 25° 35° 寒流 暖流 干冷 湿热 冬季风 夏季风 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