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9945

第三章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4520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章,PPT,23张,教学课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常见天气 系统(第2课时)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地理 学习目标 ①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②运用示意图,分析高压(气旋)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难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是如何形成的? 生成地点在哪里?“摩羯”登陆了哪些地区?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图16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模式 闭合等压线气压中心高四周低的是高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闭合等压线气压中心低四周高的是低气压。 1.低气压与高气压 一、基本气压场 新课讲授 2.高压脊与低压槽 图16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模式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基本气压场 新课讲授 二、低压中心与气旋 1.低压中心与气旋 (1)在北半球低气压示意图中,画出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为什么这样流动?南半球低气压的气流水平方向上又如何运动? 1008 1004 1000 低 图17 北半球气旋俯视图 单位: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②因此低压的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在北半球呈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辐合。 ③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即为气旋。 新课讲授 (3)北半球气旋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如何运动?气旋形成怎样的天气?为什么? 图18 北半球气旋侧视图 ①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②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低压中心与气旋 2.气旋与天气 新课讲授 低压中心与气旋 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 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 热带或亚热带洋面温度超过26℃ 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热带低压) 上升水汽凝结放热,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 洋面气压更低,空气旋转更猛烈 图19 台风结构示意图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1.“摩羯”生成地点在哪里? 是如何形成的? 2.“摩羯”登陆了哪些地区?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3.台风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减少台风灾害损失? 1.台风“摩羯”于2024年9月1日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海温高,能量足,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夏季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温持续偏高。水汽输送足,雨量大,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强降雨的关键,来自南海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断向其输送水汽,为其带来了巨大的降雨潜力。风切变小,结构稳定。较小的风切变有利于台风结构的稳定和发展,使得“摩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 2.“摩羯”先登陆菲律宾,后以超强台风级登陆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越南广宁。受洋面水热补给,“摩羯”不断加强,从热带低压级加强到超强台风级,移入南海后,强度快速加强,从强热带风暴级加强至超强台风级。8日上午在越南山萝省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其风力进一步减弱,中央气象台于9月8日17时对其停止编号。 3.台风登陆后,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地面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会消亡。 (1)在北半球高气压示意图中,画出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为什么这样流动?南半球高气压的气流水平方向上又如何运动? 图20 北半球反气旋俯视图 单位: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高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②因此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