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001版课标)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2011版课标) 【教材地位与作用】 《繁盛一时的隋朝》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短暂而繁荣是隋王朝历史的特点,从581年杨坚建隋至618年李渊建唐,隋朝仅存在三十八年。它结束了政权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启了繁荣开放的隋唐盛世。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⒉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培养分析、处理文字、图片等信息以及学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辩证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⑵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 ⒈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⒉隋炀帝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样一个王朝,(幻灯)它拥有着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首先,统一、文明、富强。仓库里面堆积着五六十年吃不完的粮食,它的皇帝被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其次,暴虐、造反、短命。它的皇帝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搞得国无宁日、民无宁时,仅仅三十八年就二世而亡。它有着昙花怒放、艳压群芳不可一世的盛景,又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混乱不堪。每一个场景都不同寻常、每一个瞬间都耐人寻味。那么,这个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而又瞬间毁灭的王朝是哪一个王朝呢?(学生思考回答)这个朝代又有着哪些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师:让我们共同看两幅图片案例,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案例1: 结合案例及教材知识探究: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内容?随国公建立新朝代后发展如何? (分组讨论案例探究答案) (展示动态隋朝统一全国图)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自立为皇帝,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这时的江南还有一个偏安一隅的陈朝与北方的隋朝对峙。但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以及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率领大军渡过长江,一举消灭了陈朝。华夏神州重归统一,黎明百姓共享太平。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近300年分裂割据的局面。 师:581年杨坚完成了重要的身份转变,建立了大隋王朝。隋朝是中原地区三百年民族融合的产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新时代,作为一个新上任的皇帝,江山来之不易,守之更难,杨坚会采取哪些措施守住来之不易的江山呢?他所建立的隋朝又将何去何从呢? 生:(思考回答措施) (教师简介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师: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安宁,国家政治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创新、发展保障了国家稳步前行,为后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隋朝经济发展的程度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材料进行探讨。 (组织学生探究,讨论)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时,户数在700万左右。到609年时,户数已增加近900万,人口4600余万。17年间,户数增长约29%。唐太宗贞观初年,户数不足300万,经一个多世纪的恢复,到755年时,统计户数约900万,人口近5300万。 ———改编自张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