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学科质量检测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 B.甲图实验中,火柴被外焰比被焰心灼烧部分更黑,说明外焰温度更高 C.乙图实验操作是为了验证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一、单项选释题(每道题1分,共10分) D,丙图实验中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十四五”规划目标的以下任务中,主要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建造特高压输变电交流工程 B.燃煤电厂烟气捕集CO2建设 程合物 C.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体 D.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整Q盘 化学反应关系 物质的分类 2、2025年9月3日,我国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盛大阅兵,最后放 飞了象征和平的8万只和平鸽和氨气球。氢气球升空利用氢氨气的性质是 其他成分 器 A、密度小B.化学性质稳定C.无色无味 D.通电发光 入78 空气的成分 D. 可加热仪器分类 3、科学家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有 10、用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迪生和拉瓦锡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和道尔顿D.汤姆生和拉瓦锡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60 B.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40- 压强 30-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恢复室温 20 0,浓度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无影响 100300600900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8分) 5、下列对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11、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镁同学查阅到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 A.注意节约试剂,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 资料如下: B.保持实验室清洁,及时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废液等排入下水道 ⑧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馔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时,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 C.实验完毕后,清洗实验仪器并整理实验物品,关闭电源和水源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D.严禁将实验仪器和物品等带离实验室 以上叙述中: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现象;是用途。(均填序号) 6、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A.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像牙 (①)厨房内盛装酱油的玻璃瓶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填“广口瓶或“细口瓶”:倾倒酱油时,应注意标签要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朝向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2)用保温杯喝水时,杯盖应_(填“倒”或“正”)放于桌面上,目的是防止杯盖沾上异物而污染水。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同 (3)生活中使用过的玻璃杯清洗后,观察到杯壁上的水 时,表明玻璃杯已洗净。 7、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3、根据以下常见实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A.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B.图中只有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 C.生物呼吸可以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植物 I口/0Te 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 光合作用 (1)写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仪器名称: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