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类型:A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 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A.发现于黄河流域 B.都掌握钻孔技术 C.会制作工具 D.都懂得人工取火 2.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资料中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 最有力证明是 A.视频:《人类起源—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上下五千年》 B.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盖骨 C.地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D.书籍:《中国通史》《易中天中华史》 3.咸阳市某校举办“百件文物”展览活动,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名称】河姆渡文化猪纹陶体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河姆渡居民已经普遍种植水稻 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咸阳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A-1-(共4页) 4.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该遗址的高级墓葬内发现了大量礼器,与绝大多数基 本没有随葬品的小型墓葬形成鲜明对比。对以上考古发现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B.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C.陶寺先民使用铁制生产工具 D.私有制出现与阶级分化明显 5.传说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通过民主推举的方式当 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6.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下关键词,请你选择一个最 恰当的章节标题 图片:北京人复原头像 地图: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 遗址分布图 相关史事:彩陶文化与炎黄部落 A.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B.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D.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7.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从左至右依次应填入的是 东周 西周 秦 战国 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夏 D.商、夏 8.“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 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9.“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 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当时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10.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青铜工具的广泛使用 C.商品交换日益兴盛 D.分封制逐步瓦解 11.周平王东迁时,尚有百余数量的诸候国,到战国末期却只剩下齐、楚、秦、燕、赵、魏、韩、卫、中山 九个诸侯国,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诸侯“尊王镶夷” B.兼并战争不断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人民深受灾难 咸阳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A-2-(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