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2299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素养体验活动语文学科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76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体验,答案,试卷,学科,语文
    初二素养体验活动 语文学科 (时间:150分钟 ) 一、积累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一场秋雨后,喧嚣了一夏的鸣蝉突然就【甲】了。漫步湖边,翘首而望:湖的四周,为奉献翠绿而殚精竭虑了一季的荷,早已退却了繁华,只剩下一片狼藉。黝黑的残茎败叶,在湖水中或立或倒,或折或损,或卷或舒……微风过处,眼前的枯梗残荷,zhù立成孤帆清影,坚强成不屈旗帜。它见证了从繁华到凋零的全过程,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坚守。看到它的从容之态,让我们不禁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翘首而望( ▲ ) zhù立( ▲ ) (2)填入文中【甲】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杳无音讯 B.销声匿迹 C.黯然失色 D.石沉大海 (3)文中划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2.默写(9)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晴川历历汉阳树,(1) ▲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2) ▲ ,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3) ▲ ”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生机之美;“树树皆秋色,(4) ▲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5) ▲ ,云生结海楼”是江岸辽阔,天空高远之美;“重岩叠嶂,(6) ▲ ”是两岸高山雄奇险峻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比喻句“(7) ▲ ,(8) ▲ ”表达了漂泊无定、身世浮沉之感。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在《渡荆门送别》抒发的是 “(9) ▲ ,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 3.综合性学习(9分)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同学们也想为家乡文旅发展出力。为此,八(1)班举办以“我为扬州代言”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文旅活动我报道】请为以下消息拟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个字。(3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9月14日,“二分明月‘艺’扬州”金秋文旅消费推广季推介活动在盐城市宝龙广场举行。精彩绝伦的展示推介、妙趣横生的互动活动、惠民暖心的苏超福利……扬州文旅带着满满的诚意向盐城市民发出秋日邀约。 推介活动以扬州文旅宣传片开场,通过江苏省金牌导游专题讲解,系统呈现扬州文化盛宴、非遗体验、淮扬美食和夜游项目等重点内容。全域旅游推介官围绕“来扬州,行大运”主题,推介系列水上游线路;广陵区聚焦古城漫游,推出四条运河文化主题线路;生态科技新城重点介绍六大研学产品;高邮、仪征、宝应分别以“好事成双”、五大秋日线路和“杉湖润心”康养之旅等特色内容,多维度展现扬州文旅魅力。 ▲ (2)【文旅采访我参与】某媒体记者来到现场报道本次活动,以下是他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采访提纲。(3分) 时间、地点 9月14日,活动现场 ① ▲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内容、影响 采访对象 扬州文旅负责人 盐城市市民 采访问题 ② ▲ ③ ▲ (3)【文旅推广我设计】请你作为代言人,选择扬州的一个景点,为家乡的旅游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推广办法。(3分) ▲ 阅读理解(62分) (一)名著阅读(13分) 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B.《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则消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了2017年12月13 日我国举行第四个国家公祭日的新闻事件。 C.《一着惊海天》这则通讯,抓住了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