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3215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湖城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2194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省,月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九年级练习(一) 语文 说明:1.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含第一单元后的名著导读和第三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 2.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到了湘西的凤凰古城,不得不提沈从文,就像到了绍兴就会说起鲁迅,到了扬州就会想起身 n 一样。他们构成了一种相互辉映()相得益(zhāng) 的关系一地与人的互相成 0 凰古城,不仅风景美,更让人流连的是它的人情美。正是这美丽的风土人情,滋养了沈从文的 丰润了他的文笔,成就了他的文学梦想,使他创作出许多令人震撼的湘西系列小说。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 (1)润 (2)(zhang) 2.(2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长 “围炉煮茶”热潮的迅速兴起,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国人生活美学的深刻影响。在某些人 部 这也许是一场虚荣的 (附庸风雅矫揉造作)表演,或许还有褒贬意义不明的网红属 它确实提供了一种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能,并进而带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和生活方式。我相信, 文化的不断发现和挖振,更多老传统将会嬗变为新风尚,更多年轻人将被古老的茶文化接受, 出持久的生命力 3.(2分)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毁 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 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 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增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⑤①④②③ B.⑤①②④③ C.②④⑤①③ D.②⑤④①③ 6.(2分)九年级(6)班将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下列不适合作为该演讲主 项是 A.志当存高远 B.人无信不立 C.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D.论不屈不挠 练习(一)·九年级语文(部编版)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4分) 朝中措·乙未中秋麦湖舟中 [宋]赵师侠① 西风著意送归船。家近总欣然。去日梅开烂漫,归时秋满山川。 京华倦客,难堪羁思,历尽愁边。寄语垣娥休笑,月圆人亦团圆。 【注】①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②姮娥:嫦娥。 7.(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中将西风拟人化,既抒发了离别时的感慨,又传达出归家的欣喜。 B.下片中词人自称为京华倦客,表现了他在都城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C,“历尽愁边”道出词人对离开京城的不舍,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 D.下片虚实结合,词人寄语姮娥表达月圆人亦团圆的美好愿望,充满浪漫色彩。 8.(2分)请赏析词句“去日梅开烂漫,归时秋满山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 山之麓②。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 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③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 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③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傣⑤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鹅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 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有删改) 【注】①扉门。②麓:山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