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苏 教 版 | 选 择 性 必 修 1 第2节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 壹 概述光合作用的场———叶绿体。 叁 了解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其它途径———化能合成作用 贰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思考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不依赖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 人工合成,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生物制造产业的具有重要影响。 Fe2+ 草酸铁 (Fe3+) 产物:氧气、还原剂 进步之处:对光合作用的研究从器官(叶片) 水平进入到细胞器(叶绿体)水平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希尔的离体叶绿体实验 结论: 一定程度上证明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一般分布在细胞质膜与液泡之间。 2.光合作用的场———叶绿体 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的 侧面,以免强光的伤害。 (1)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 上表皮 下表皮 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的 顶面,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保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 结 构 : 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基粒: 基质: 扩展了膜的受光的面积,扩大色素和酶的附着位点,是光反应的场所。 叶绿体含有色素和光合作用必需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基础。 透明 有利于光照的透过 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 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含多种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是暗反应的场所。 阅读P89-90,识图3-2-10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思考表中的内容: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区别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 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现在也称为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同时进行,耦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水的裂解: ATP的合成: 2H2O O2 + 4H+ + 4e- 光 色素 ADP + Pi + 能量 ATP 酶 NADPH的合成: NADP+ + H+ + 2e- NADPH 酶 光能 ②条件: ①场所: ③物质转化: ⑤能量转化: ④产物: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能 ADP + Pi 酶 ATP O2 H+、e- 水在光下分解 H2O NADP+ NADPH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色素、多种酶 O2、NADPH、ATP ①在C3的还原中作还原剂; ②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ATP主要用于暗反应,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合成。 (表示为[H]) 水的裂解、电子传递、ATP生成、NADP+还原 1.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膜 酶 色素 暗反应是由卡尔文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的,又称卡尔文循环。 简单地说,卡尔文循环就是将CO2,ATP和NADPH转化为磷酸丙糖(一种三碳糖G3P)的复杂生化反应。 三碳化合物 三碳糖 G3P 葡萄糖等 ATP NADPH ADP+Pi NADP+ CO2 五碳化合物 2.暗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NADPH ADP + Pi (CH2O) ATP 多种酶 参加催化 酶 CO2 还原 固定 供能 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CO2 + C5 2C3 酶 NADP+ 2.暗反应(碳反应) ①场所: ②条件: ③物质变化: ④能量变化: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C3 (CH2O)+C5 酶 ATP、NADPH ATP→ ADP+Pi NADPH→NADP+ 酶、NADPH、ATP 卡尔文循环 供氢 酶 C5 核酮糖-1,5-二磷酸 RuBP 2C3 3-磷酸-甘油酸 卡尔文循环的简要过程 卡尔文循环中,CO2转变为磷酸丙糖(G3P)的过程分为CO2的固定、氧化还原反应和C5,即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再生三个阶段。 ①羧化反应:使一个五碳化合物变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氧化还原反应阶段:C3被还原成G3P,以后由G3P转变为葡萄糖等。 ③RuBP 再生阶段:五个G3P转变成了三个RuBP 拓 展 叶绿体 中的色素 可见光 C5 2C3 ADP+Pi ATP H2O O2 H+ 多种酶 酶 (CH2O) CO2 吸收 光解 固定 还原 光反应 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