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目标 了解李白生平以及重要的文学成就。 壹 理解诗歌中“愁”的深刻内涵,把握情感脉络。 貳 品味语言,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叁 体会诗人的狂放不羁以及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 肆 李白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新作 《将进酒》,一众文豪纷纷点赞: 普希金: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苏轼:这酒喝的比我丙辰中秋那日喝的还要欢乐。带我吗?我这有新菜...... 鲍照: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小朋友,不要愤怒,看淡吧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不愧是我idol,就是狂! 李白:呵呵......(此回复对所有人可见)。 请赏析课文,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李白此句“呵呵......”的理解。你支持谁的理解?你是从哪里看出了这种情绪? 李白与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郭沫若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中,有170首写到饮酒。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最大的安慰。但自始至终,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用世之心的体现。 酒中有情感 读 诵读经典(经典专业版) 初步诵读诗歌,尝试理解“呵呵”表达的复杂情感。 1.自主诵读诗歌,找出直接表现情感变化的词语,并圈画出来。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全诗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情感变化轨迹 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愤 感其“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运用了哪些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起兴 比喻 反衬 夸张 由黄河水东流,引发对人生的感慨。 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时光流逝;将白发比作雪。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空间:“天上来”,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时间: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搜集“流水”意象的诗句,分析其常表现的主题 知识补充 【君不见】 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鲍照《拟行路难》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体其“欢” 将进酒 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诗人实际失意,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