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争霸 一、选择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3、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曾以它做为都城的是 (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西汉 4、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 (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5、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6、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7、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 ) 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 C.发展和平 D.改革军制 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9、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 ) A.齐楚 B.晋楚 C.吴越 D.吴楚 10、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 ) A.他比较喜欢九鼎 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 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1、 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更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 (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 12、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 ) A.管仲 B.孙武 C.孙膑 D.伍子胥 1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阖闾 D.勾践 1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7、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 ( ) 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 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大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 1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 19、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20、“中兴之主、五霸之首”应指的是下列春秋时期的哪位霸主 ( )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21、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思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 A.吴王夫差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二、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 材料二: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