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8645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6课 戊戌变法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41165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料,素材,习题,课件,教学设计,备课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1、戊戌变法开始的特点是(  ) A、公车上书 B、康、梁组织保国会? 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D、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要求兴“西学”,废科学 B、要求“自强”“求富”? C、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3、下列官员,支持和赞助变法的是(  ) ①文廷式 ②翁同龢 ③李鸿章 ④ ⑤陈宝箴?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4、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文化方面的新法不包括(  ) A、设立中小学堂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设立同文馆 D、设立译书局 5、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知识分子与政客军阀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斗争? C、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 6、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7、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有利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回答:?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简答题 ?结合戊戌变法内容,谈谈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6、C 7、A 二、材料分析题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是在变法内容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造成。 (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②没有依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寄希望于袁世凯,由于他的出卖告密,而遭到失败。③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最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简答题 ? 内容: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就变法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指导观察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影响,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