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6779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976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统编,历史,上册,八年级,学年
  • cover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 闯关0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跨学科—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下图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2.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如下。该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主要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结果 清政府战败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日俄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据此判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通过洗劫圆明园获取更多财富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方面分析,这样说是因为( ) A.鸦片的输入直接引发了这两次鸦片战争 B.两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战国 D.这场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1861年汉口茶商李福记在账本中记载:“今年经九江运往上海的茶叶比去年减少七成,洋商直接到汉口收购更加便利。”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下列图片中的条约签订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7.1861年,英国驻华海军司令贺布等率火轮及舰艇4艘、士兵数百人到达汉口,划定汉口英租界,与清官员确定汉口开埠通商。与英国这一侵略行径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辛丑条约》 闯关0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英国步兵中校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录》中写道:“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上述文字描述的是( )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B.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日本占领旅顺后进行大屠杀 D.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 2.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史料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参与者的回忆 3.“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最终,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跨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1861年,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说:“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夏宫,一个抢掠,一个放火……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这段文字可以用于佐证的史实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丑条约》的签订 5.跨学科—与地理学科相结合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主要通商口岸与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形成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6.下图青铜鼠首和兔首原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构件中的两件,2013年6月25日晨,两件圆明园兽首安全运抵北京。中国国家文物局将这两尊圆明园兽首划拨国家博物馆收藏。与青铜鼠首和兔首流失海外直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