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第三节《矿产资源》教学设计 (1课时) 课题 3.3 《矿产资源》 单元 三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作为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核心部分,本节延续前两节关于可再生资源的探讨,重点聚焦非可再生资源的特性和应用,旨在深化学生“资源节约与保护”理念的培养。2.内容结构:以“分类—分布—问题—对策”为框架展开,包括:①矿产类型划分(如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②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明显:能源矿产北方为主,金属矿产南方集中);③开发问题(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损耗、生态破坏,加工过程引发污染);④合理利用策略(倡导节约、提升效率,推动综合利用,开发替代能源)。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及合理利用、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归纳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3)运用资料认识我国矿产资源产消特点并了解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与非可再生),了解土地、水资源的分布与保护问题,具备基础读图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渴望了解家乡的矿产资源状况,希望掌握日常能源使用技巧,关注“开发环境影响”(如矿产开采导致的生态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①难以将矿产分布与地质因素(如板块构造、沉积环境)关联;②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如分析当地乱采问题并提出对策);③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认识不足。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供需);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难点:分析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什么是可燃冰?冰可以燃烧吗?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导航】【问题引领】(1)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想一想,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哪些?(2)什么是矿产和矿产资源?如何分类?【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矿产的利用价值有:钢铁—铁矿、生火做饭—天然气、汽车—汽油、塑料制品—石油等。②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矿产资源,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如果按产出状态分类,有固态矿产、液态矿产和气态矿产三种;按其用途和特点,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学习活动一】种类齐全,多寡不均【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70—P71,读图3.15、图3.16中国可开采煤碳、大型油气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研读课文P70,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研读课文P70,从人口比重看,我国矿产资源占比有什么特点?如果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我国是世界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②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居世界前列。在能源方面,我国能源矿产占世界的比重只有煤炭较高,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偏低。③我国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非常显著,能源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学习活动二】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