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 课标呈现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差异,形成区域差异的认知。 综合思维: 1.能够综合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思考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力: 1.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能够提出合理的节水建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家突然停水了,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中国的水资源够用吗? 一、认识水资源 自主学习 什么是水资源? “水”等同于水资源吗? 我们日常使用的淡水有哪些来源? 阅读课本P87第一段正文部分,回答: 河流水 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水。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水 ≠ 水资源 二、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征 探究一 读图,推测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征。 水资源时间变化特点1: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征 探究一 读图,推测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征。 水资源时间变化特点2:年际变化大。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 丰水年:某年的年降水量或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大于多年平均值(正常值)的年份。 枯水年:一年的年降水量或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小于多年平均值(正常值)的年份。 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与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 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灾害,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特征 探究二 1.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是 。 2.平水带与少水带的分界线是 。 3.我国的丰水带主要位于 。缺水带位于 ,其分布与 关系密切。 800mm等降水量线 400mm等降水量线 东南沿海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地区 面积/耕地比重 径流量比重 中国南部 40% 80%以上 中国北部 60% 不足20% 黄淮海流域 38%以上 8% 西北干旱地区 / 稀少 水土资源配合情况 探究三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黄淮海流域用水最为紧张。 三、兴修水利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特点 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阅读教材P89-90,探讨解决水资源时空不均的措施。 水资源分布特点 三条调水线路分别解决哪些区域的缺水问题?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东线工程是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北京和天津。 东线、中线方案解决华北的缺水问题 西线方案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 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山东省的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市,以缓解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甘肃省的引大入秦工程,把黄河支流大通河的水调入干旱缺水的兰州市秦王川盆地。 三峡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库在河流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兴修水库 四、节约用水 阅读教材P91“节约用水”部分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归纳总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缓解我国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