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唐代诗人李自游黄鹤楼时留下了千古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能辨别 吹奏的乐器是笛子,是依据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闹钟铃声变小 C.堵住和放开特定音孔,长笛发出不同音调D.对着蜡烛火焰播放歌曲,火焰会摇晃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光源 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C.早晨洗漱时照镜子,镜中的人是实像 D、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混合而成的 4.为了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须控制噪声,下列关于噪声及其控制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教室采用双层玻璃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B.噪声声波的波形杂乱无章,不能传递信息 C.物体做规厕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时也会是噪声 D,高速列车车头设计成流线型,与车厢整体密封,可以降低列车行驶时产生的空气噪音 5.“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 影区域,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与该阴影的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A.日食月食 B影子 C.小孔成像 D.雨后彩虹 6.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B。甲的频率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频率/Hz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分 50 2000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乙 90 500 第6题图 物理第1页共6页 7,《赳赳大案》是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刷场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灯光设计和舞 台机械系统,为观众带来特别的观演体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直线 B.舞合上演员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舞台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演员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8.植物能发出声音吗?科学家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实 第7题图 验中发现在切割番茄的植株时,人耳听不到声音,但在靠近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 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录制的声音,居然能清晰地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这个实验说明,植物能发 出() A.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B.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C.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D.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9.小安在两端开口的圆简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 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 小安朝着纸杯开口一侧发出声音,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安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纸杯内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将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第9题图 10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敲击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 ·B.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到右依次敲击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 调逐渐升高 C.用相同的力从左到右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 D.敲击时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第10题图 二、填空与作图题 11.《梦溪笔谈》中记载,“古法以牛皮为矢服(即箭简),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 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说的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简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 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了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且声 音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要 (选填“慢”或“快”)。 12.中国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风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