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决定的。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每10天重复出现一次)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2025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启,至8月18日结束,整个伏期共30天,较近十年常见的40天“长三伏”缩短了10天。据据此完成1—3题。 1.2025年三伏天期间,所经历的二十四节气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5年初伏期间,昆明市正午太阳高度发生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决定三伏天历时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自传速度 B.地球公转速度 C.中伏的庚日数 D.末伏的庚日数 下图为某日雨后安徽北部一校园内部行道树景观,道路两侧树叶黄绿分明,道路左侧行道树的树叶皆已枯黄满枝,树下地面上布满黄色落叶;而道路右侧行道树的树叶仍就碧绿如初,树下地面上也寥寥几片落叶。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景观可能拍摄于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5.导致道路两侧树木落叶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树种 B.管理 C.降水 D.气温 不同年龄人口迁移会导致区域老龄化程度产生差异。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会城市内部并存的四种老龄化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对该区域老龄化程度起延缓作用的模式是 A.集聚稳定性 B.集聚老化型 C.存留老化型 D.自然老化型 7.存留老化型老龄化空间演化模式多分布于该市的 A.中央商务区 B.新建工业区 C.大学园区 D.远郊农村 我国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河谷大面积耕地转变为生态林(人为干扰少)和果园林。研究发现,在0—60cm土壤剖面范围内,生态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阴阳坡间差异显著,而果园林差异较小。左图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变化图,右图为用地类型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在0—30cm土壤深度范围内,果园林与生态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是因为果园林 ①频繁翻耕,有机碳被侵蚀 ②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 ③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 ④生物量少,凋落物量较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推测生态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坡向及原因是 A.阳坡 太阳辐射强,地表生物量大 B.阴坡 人类活动弱,水土流失少 C.阳坡 降水较少,淋溶作用较弱 D.阴坡 气温较低,土壤含水量高 10.果园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阴阳坡间的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施肥及灌溉多 B.坡向间水热交换多 C.土壤质地差别较小 D.微生物活动差异小 黄腹海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美洲西海岸热带水域的蛇类。在哥斯达黎加杜尔塞湾内,它们采取被动捕食的策略,即漂浮在水面上,等待小鱼靠近后迅速捕捉吞咽。研究发现,杜尔塞湾内的黄腹海蛇以单色种群为主,其他海城常见的双色或多色种群在该海湾内却极其罕见,不同种群之间在习性上无明显差别。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杜尔塞湾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根据黄腹海蛇的捕食行为特点可推测杜尔塞湾内海水 A.流动性强,含沙量高 B.流动性弱,含沙量高 C.流动性强,含沙量低 D.流动性弱,含沙量低 12.杜尔塞湾内黄腹海蛇以单色种群为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捕食能力较强 B.海湾人口狭窄 C.水体交换受限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