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 楚汉之争 “汉并天下”瓦当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 52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 58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63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 6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73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78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8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 素养目标 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刘邦和功臣集团形成“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理解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现象; 了解西汉初期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等君主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壹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文景之治” 叁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贰 “汉并天下”瓦当 “与天久长”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这两块西汉时期瓦当,一块刻有“汉并天下”,另 一块刻有“与天久长”,反映了西汉统一全国以及长治久安的寓意。 西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壹 公元前206—前202年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示意图 西楚霸王 项羽 汉王 刘邦 项羽被围垓下,乌江自刎;刘邦最终胜利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gāi下决战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 材料研读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研读材料及相关史事,结合教材,思考刘邦胜出的原因? 材料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