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2096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复习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77399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PPT,39张,课件,复习,过渡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何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单元导读 奴隶制王朝 世袭制 分封制 中华文明 诸侯争霸 制度变革 思想繁荣 科技文化 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了解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成就,感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标内容 知道:能够通过文字、材料等方式记忆历史知识。(列举出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史实) 了解:学生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容。(概括归纳) 理解:指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在新的情景出现时,仍然能够揭示其本质。 认识:一般指向作用、影响、局限性、意义这几个词。(历史核心素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夏朝(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世袭制 (家天下)、商朝(商汤灭夏)、盘庚迁般、亡国之君(纣王)西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分封制、周厉王(国人暴动)亡国之君(周幽王)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五霸、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铁质农具和牛耕(生产力水平提高)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利-都江堰、李冰修建(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 天文、历法、医学、甲骨文、青铜器(司母戊鼎)《诗经》和“楚辞”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时空坐标 夏朝建立 商朝建立商汤灭夏 东迁洛邑周平王 商鞅变法开始 秦朝建立 西周开始 武王伐纣 灭西周犬戎族 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476年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都江堰修建 奴隶社会(建立-巩固-发展-瓦解) 向封建社会过渡 动荡变化 社会变革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公元纪年法(公历纪年法) 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往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多少年, 往后推算,称为公元多少年。(注:公元元年是1年,没有“0”年) 耶稣诞生 约公元 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 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 前770年 周平王 东迁洛邑 进入春秋时期 公元 前475年 战国时期开始 约公元 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公元前数值越来越小 知识拓展 公元前 公元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 青铜爵 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长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 绿松石铜牌饰 大型宫殿建筑群 铜铃 玉钺 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方格纹铜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