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452

北师大版七上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33张)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7059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件33张PPT。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5课【大一统】   中央加强对地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局面。    秦 朝 灭 亡西 汉 建 立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四匹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羊。” ——— 《 汉书·食货志》 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国家贫穷 (休养 生息)汉 武 盛 世秦 朝 灭 亡西 汉 建 立汉 初 废 墟文 景 之 治 穿 越 汉 朝忧治 国 之治 国 之治 国 之策功 现在我大汉王朝是很富有了……但是,有三个问题还是触动着我朝的统一根基…… 谁能帮朕解决问题,重重有赏! 穿越汉朝治 国 之“忧”剧 情 一 :御 书 房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已不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治国思想哪家强?众爱卿有何高见?治 国 之“忧”(一)法家说……治国思想哪家强?众爱卿有何高见?道家说……董仲舒苦恼啊接受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说……君权神授君父强权 为了真正使新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你觉得该如何评价呢?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对当今文化发展有何启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什么态度?讨论 措施: 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大力推行儒 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积极性: 从思想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也为历代王朝沿用。局限性: 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西周秦朝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制西汉汉高祖刘邦为了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材料二、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呢? 汉初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和天子一样威风 多于京师。金缕玉衣 晁 错汉景帝削 藩 令 七 国 之 乱 景帝靠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乘机收回封国官吏任免权,降低诸侯王的权力。 朕的叔叔伯伯们,在他们自己的领地里做起了土皇帝,不听号令,有钱又有军队,之前还闹过七国之乱,解决王国问题哪家强?众爱卿快支招……治 国 之“忧”(二)穿越汉朝剧情二:后花园 汉武帝说,“此计甚妙!”请问,是何计?何人提出?“推恩令”主 父 偃1.如何理解:“推恩令”,能举一个具体事例吗? 2.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讨论好 主 意!皇帝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中央统辖的郡 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王国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推恩令的作用:  主父偃推恩令剧情三:治 国 之“忧”(三)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皇帝(中央)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地方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司隶校尉刺史 思 想 政 治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推 恩 令司隶校尉 刺史穿 越 汉 朝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时期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隋唐时期经济、科技、文化各方 面位居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元明清时期 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 保持领先地位大一统启示: 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而强盛又巩固统一。 课 堂 拓 展 课 堂 小 结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董仲舒。 罢黜百家尊儒术,设立太学兴儒学。 采纳大臣主父偃,推恩令颁王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