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7454

第4章 习题课8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中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4769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第二,必修,2019,科版,物理
    习题课8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中的综合应用 1.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在2022年3月23日下午3点40分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若请你推荐授课实验内容,以下实验可以在空间站完成的是(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C.进行平抛运动的研究实验 D.用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完成力的合成实验 2.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时,近火点距离火星表面2.8×102 km、远火点距离火星表面5.9×104 km,则“天问一号”(  ) A.在近火点的加速度比远火点的小 B.在近火点的运行速度比远火点的小 C.在近火点的机械能比远火点的小 D.在近火点通过减速可实现绕火星做圆周运动 3.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 A.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 km/s B.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 km/s C.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D.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4.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被火星捕获,成功实现火星环绕,经过系列变轨后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为着陆火星做准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时需在P点处加速 B.“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上P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小 C.“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经过P点时的线速度比N点小 D.“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在调相轨道上的小 5.现对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P点是轨道Ⅰ上的近地点,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B.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D.在轨道Ⅰ上,卫星在Q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6.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如图所示,某双星系统中A、B两颗天体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2,则两颗天体的(  ) A.质量之比mA∶mB=2∶1 B.转动方向相反 C.角速度之比ωA∶ωB=1∶2 D.向心力大小之比FA∶FB=2∶1 7.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A.6×105 m B.6×106 m C.6×107 m D.6×108 m 8.(多选)“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嫦娥五号”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Ⅰ,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点进入绕地圆轨道Ⅲ,第四步再次变轨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嫦娥五号”发射至轨道Ⅰ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9 km/s B.“嫦娥五号”从环月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时需要加速 C.“嫦娥五号”从A点沿月地转移轨道Ⅱ到达B点的过程中其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嫦娥五号”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 9.天文学发现一个由A、B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系统,观测到双星A、B间的距离为l,A星的运动周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