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9838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96009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苏轼 “诸位,在下苏轼。中秋之夜,感于月色,填得《水调歌头》一阕,词中所寄,有对月之遐思,有怀人之深情,亦有对世事之体悟。唯词牌仅为乐章之标识,未能彰显篇中真趣。 今特来相求:烦请为这阕词拟一题,使其能统摄词中情致,令观者见题而知其内涵。若得佳题,实乃幸事,望诸位不吝赐教。” 一、创设情境 苏轼定风波 你脑海中的我是什么形象? 幽默豁达 吃货 才华横溢 被贬 书法一绝 文学家 文艺boy 诗词一绝 为百姓做实事 乌台诗案 东坡肉 进士第二名 男神 厌党争 苏 轼 二、:知人诵其词,感知词中意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彼时苏轼任密州知州,与弟弟苏辙已七年未见。这一夜,他欢饮至天明,大醉中提笔写下此词,小序中明言“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为苏辙字)。 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任,仕途漂泊,中秋佳节独处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交织,遂借中秋望月抒怀,写下这阕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序: 上阕: 下阕: 交代了时间; 写作缘由; 心情欢快 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三、共赏词间月,初拟词题名 1.“水调歌头”属于词牌名,本首词作者没有写标题,请你帮苏轼给本词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全词围绕“月”字写了哪些行为?请围绕“月”字来拟写词题。 依据词中“ ”一句,大意是 。由此可为本词拟题《水调歌头· 月》。 问月 登月 观月 怨月 悟月 赏月 四、依词句意蕴,荐至契词题 (1)这几句提示我们苏轼在中秋之夜做了哪两件事? (2)诗人面对浩瀚时空,产生了哪些想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月--(赞叹) (1)找出表达内心情绪的词语,体会词人复杂的心绪。 归、欲又恐:想去美丽的月宫,又害怕太高,不能忍受寒冷。写出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何似:哪里比得上,表明作者选择人世,留恋人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清:有孤独之感。 (2)有一种理解说这些内容是词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折射出来的结果,联系词人经历和创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归去” 回到朝廷 “寒” 朝廷改革派的诋毁、打压 “人间” 在地方 登月--(矛盾) (1)“转”“低”“照” 几个词反应了什么的变化? (2)无眠之人指词人,他因何无眠? 观月--(思念) (1)词人为什么说月儿对人怀有怨恨呢?词人可能会对月儿说什么怨语? 拟人手法 怨月--(思亲) (1)词人由自然之月写到人生之情,二者有何共通之处?他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由自然之月阴晴圆缺的变化到人生之情悲欢离合的变化,领悟到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不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表现了作者由心中由郁结到豁达乐观的心理变化。 悟月--(豁达)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月--(祝愿) 五、致书与苏子,寄意诉情衷 既然我们已为苏子择定众多佳题,且细析了各标题承载情感之妙,接下我们决定将这些建议整理成信,遥寄于他;同时也请同学们附上一封亲笔书笺,在字里行间向这位千古文人传递我们的深深敬意。 苏子先生: 您好! 秋夜读词,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忽觉先生笔墨间藏着月光般的温柔。一生宦海浮沉,您却总能于失意中寻得旷达,于思念里酿出祝愿,这般心境,恰似您笔下的明月———经风雨而愈皎洁,照千古而仍清明。 晚辈仰先生风骨,敬先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