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9951

【人教版】第3课《天天运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

日期:2025-10-16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311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天天运动,人教,教案,核心,素养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三课 《天天运动》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三课 《天天运动》 课标要求 1. 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多重益处,掌握运动前热身、运动时安全防护等良好运动习惯,建立 “天天运动、健康成长” 的认知。2. 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交流运动收获的能力,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养成运动习惯的方法,提升表达与实践能力。3. 帮助学生树立主动运动的意识,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每天运动的好习惯,理解 “运动促健康” 的意义。 教材分析 心,采用 “认知益处 - 坚持运动 - 养成习惯” 的逻辑结构:先通过场景图片(跳绳、游泳、爬山等)展示运动对身体(少生病、强体魄)和心理(心情好、交朋友)的益处;再强调 “每天运动 2 小时”“尝试不同运动”“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 等坚持运动的方法;最后通过 “运动好习惯自查表”,明确运动前热身、穿运动装备、运动后放松等关键习惯。教材内容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以图文结合、互动交流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助力学生将运动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参与跳绳、跑步、球类等运动的经验,但对 “运动的具体益处”(如增强肺活量、改善视力)认知零散,对 “运动习惯”(如热身、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具备基础的表达能力,能分享运动经历,但缺乏系统梳理运动收获的能力;容易被有趣的运动形式吸引,但坚持性较弱,部分学生存在 “运动前不热身”“运动时穿不合适衣物” 等问题。因此,教学需以学生熟悉的运动场景为载体,通过互动、实践活动,强化运动益处认知,明确习惯要求,激发持续运动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运动对身体(少生病、强体魄、改善视力、增肺活量)和心理(心情好、交朋友、培养毅力)的益处;知道运动前热身(活动手腕脚腕、慢跑)、运动时穿运动服鞋、注意安全、运动后放松、及时补水等好习惯;能列举 2-3 种自己喜欢的运动及对应收获。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运动场景图片、分享自身经历,提升交流与归纳能力;借助 “运动好习惯自查表”,学会判断并掌握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方法;在绘画、制定鼓励语活动中,强化运动意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每天运动;树立 “运动促健康” 的观念,养成运动前热身、注意安全等习惯;培养坚持运动的毅力,乐于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 教学重点 1. 运动的双重益处:(1)身体健康:少生病、增强体魄、改善视力、提升肺活量;(2)心理健康:心情愉悦、结交朋友、培养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的品质。2. 核心运动好习惯:运动前热身、穿合适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运动时注意安全、运动后放松、及时少量多次补水、饭后不立即运动。 教学难点 1. 理解 “运动习惯与健康的关联”(如不热身易受伤、穿拖鞋运动易滑倒),避免因忽视习惯导致运动风险。2. 将 “每天运动 2 小时”“坚持运动” 的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克服 “偶尔不想运动” 的惰性。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制作包含运动场景图片(跳绳、游泳、爬山等)、运动益处动画、自查表的 PPT;准备跳绳、呼啦圈等简单运动器材(用于课堂体验);设计 “运动好习惯自查表”“运动鼓励语卡片”。2. 学生准备:提前回忆自己喜欢的运动及感受;准备画笔、画纸(用于绘制喜欢的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互动导入:提问 “小朋友们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呀?玩的时候开心吗?”,引导学生自由分享(如 “我喜欢跳绳,很开心”“我喜欢踢足球”),引出 “运动” 主题。2. 视频播放:播放 “小朋友运动益处” 动画(时长 2 分钟,展示跳绳增强体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