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知识】沪粤版(2024)八上 知识清单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叫做声源。例:人发声靠_____的振动,鸟发出鸣叫声靠_____的振动,蟋蟀发声靠_____的振动,二胡、提琴、古筝发声是靠_____的振动,笛子发声是靠_____的振动。 2.声音以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例: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要靠_____交谈,因为_____,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_____。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例:1段长钢管里面盛有水,在其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分别是钢管、水和空气传声;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在看到_____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约_____。 4.回声是由于____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 例: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是利用了_____。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_____ _____。应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_____。音调跟_____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____。 (2)弦乐器发声时的音调跟弦的_____、_____和_____都有关。弦越粗、越长、越松,音调越低;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 2.响度:_____。响度跟_____和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通常用_____作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把人刚能听见的最弱的声音叫做声音的下限,规定为_____。医生用的听诊器通过减小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声音的响度。 3.音色:由_____等因素决定。人们根据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闻声知人”是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的;“高声大叫”的“高”是指响度大;“女高音”的“高”是指音调高。 5.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20 000 Hz。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_____的声音,叫做_____,把_____的声音,叫做_____。 6.我们可以利用波形图来区分声音。例如用波的振幅(高度)来表示响度;用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来表示音调;用波的形状来表示音色。 (1)音调不同的波形图。 (2)响度不同的波形图。 (3)音色不同的波形图。 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_____,如声呐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洋的深度,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2.声音可以_____,如超声波粉碎肾结石,超声波清洗机。 四、噪声及其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乐音的波形规则,噪声的波形杂乱。 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_____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 dB指刚刚引起听觉。 3.减弱噪声的方法:为了控制和减小噪声,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和_____。减弱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___。 注意:噪声监测器只能显示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 4.人通过_____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