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知识】沪粤版(2024)八上 知识清单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长度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为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 (1)常用长度单位同“m”的关系: 1 m= dm= cm= mm= μm= nm 长度的估测: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5 ,人的腿长约为1 ,口罩的宽度约为1 ,人食指指头的宽度约为1 ,1张身份证的厚度约为1 。 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和_____,还要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使用时,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刻度尺要_____,不要歪斜,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_____刻度线,要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_____和_____组成。 4. 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 、_____ 、_____。 二、时间的测量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比秒大的单位有 、分(min),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h= min= s,1 ms=10-3 s,1 μs=10-6 s。 实验室常用_____来测量时间 三、实验探究 1. 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摆角无关;摆球摆动1次的时间只跟摆线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此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 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交流与合作。 长度的测量 长度测量中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km、m、dm、cm、mm、um、nm 正确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平行摆放,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 m=101dm=102cm=103mm=106μm=109nm 时间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实验室常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1h=60 min=3 600 s,1 ms=10-3 s,1 μs=10-6S。 实验探究 1.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摆角无关;摆球摆动1次的时间只跟摆线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 2.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经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