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0707

第5章 第3、4节 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4116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识,量子,4节,练习,第三,必修
    第3、4节 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 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2.手机A的号码为18888880001,手机B的号码为18888880002,手机A拨打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来电显示A的号码为18888880001。若将手机A置于一透明真空罩中,再用手机B拨打手机A,则手机A(  ) A.发出响声,并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 B.发出响声,但不显示B的号码 C.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 D.既不发出响声,也不显示号码 3.(多选)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可以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 4.(多选)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 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 D.雷达使用无线电波的微波波段 5.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48 W D.1.2×10-48 W 6.无线电波的中波波长范围为200~3 000 m。求该波段的频率范围。 7.若你用通过同步卫星转发的无线电话与朋友通话,则在你讲话后,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回话?(已知地球质量M=6.0×1024 kg,地球半径R=6.4×106 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 8.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的大致范围是400~700 nm。400 nm、700 nm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的值各是多少?(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第3、4节 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1.D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磁场,但不一定是变化的磁场,选项A错误;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衍射作用和热效应,选项B错误;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杀菌的化学作用,选项C错误;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选项D正确。 2.C 手机之间通信靠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在真空中声波不能传播,故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C正确。 3.ABD 少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但仍具有波动性。故A、B、D正确。 4.ACD 由公式c=λf可得,λmin== m=0.3 m,λmax== m=1.5 m,A正确;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B错误;由雷达的工作原理可知,C正确;雷达使用无线电波的微波波段,D正确。 5.A 绿光光子能量ε=hν=h=3.8×10-19 J,要使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每秒钟最少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所以P==2.3×10-18 W。故A正确。 6.1.0×105~1.5×106 Hz 解析:根据频率公式f=得f1== Hz=1.5×106 Hz,f2== Hz=1.0×105 Hz,即该波段的频率范围为1.0×105~1.5×106 Hz。 7.0.48 s 解析:同步卫星的周期T=3 600×24 s=8.64×104 s,设卫星离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