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0820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检测-高二历史(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700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青海省,答案,PDF,历史,高二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以宗室贵族为高级辅政官。战国时期,申不害原为“郑之贱臣”,却被“韩 昭侯用为相”;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后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 变化折射出战国时期 A.专制王权得到高度发展 B.家国同构局面开始形成 C.儒家伦理影响贵族政治 D.宗法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2.贾谊认为汉高祖“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天下乃安”。司马迁则云:“吴有豫章 郡铜山,濞…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这可用于说明,汉初 A.政治稳定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B.血缘政治仍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C.体制变革推动了强干弱枝局面的形成 D.那国并行维护了国家长治久安 3.下面所示为“唐代草拟政令”的流程示意图。由此可推知,唐朝 认定没有 问趣 送皇帝市阅划“可” 政令形成 给中巾、 屮书省 门下街 郎进行 认定 “发中” 有创题 将原诏书教菲 送还(“說归”) A.注重提高行政效能 B.君主权力受到中枢机构的进一步削弱 C.有效杜绝决策失误 D.尚书省在政务运行机制中的地位下降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26-T-075B 4.明代中枢政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皇帝一丞相”的“一对一模式”和“皇帝一六部”的“一对多 模式”,最终形成了“皇帝一内阁、司礼监”的“一对二模式”。这反映出明朝 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 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 C.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 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5.在推翻王政统治后,罗马设立了两个执政官来代替“王”的地位。但是执政官是由民众会议的 机构之一“森都利亚”大会选举产生,并将执政官的任期设置为一年,在规定期间内不得连任, 同时当选的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彼此拥有否决权。这些规定表明,当时古罗马 A.注意国家权力运行中的制约与平衡 B.对外不断扩张冲击了国家政治结构 C.帝国时期宪政制度具有民主化倾向 D.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6.法王路易九世(1226~1270年在位)颁发城市特许状,获得城市的巨额税款,并利用这些税款召 募雇佣兵,逐渐取代骑士服军役的制度。其子孙延续并强化了这些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 A.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 B.直接减轻了农奴的纳税负担 C.导致庄园经济的解体 D.为等级君主制形成创造条件 7.美国的分权制衡体现在五个层面: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制衡、联邦政府与州 政府的权力制衡、政党间的分权制衡、公民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分权制衡。在美国的政治 家们看来,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折射出美国 A.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 B.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C.践行了天赋人权思想 D.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8.1914年10月,孙中山在给邓泽如的信中曾披露:“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让, 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 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让,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这一言论折射出 A.同盟会员思想涣散是革命失败的根源 B.辛亥革命激发民众民主共和意识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