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择题 1.他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他已成为世界禁毒的象征。“他”是 A.曾国蕃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2.小明在学校举办的历史谜语小竞赛中创作了如下组合式谜语,该谜语的谜底是 谜面一:丧权辱国自此始;谜面二:五口通商大门开;谜面三:协定关税主权丧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图是《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林则徐实行禁烟成果显著 B.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原因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4.“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5.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影响 B.爆发背景 C.性质 D.失败原因 6.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多次拒绝外国侵略 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这些做法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B.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D.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这里的“握旧物”和“新其心”分别是指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C.旧式制度和新的制度 D.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9.《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0.八年级(2)班的同学为了更好的学史,在班级进行了中国近代史图片展。依据下列组图,可以推知他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 ) A.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B.近代西方文化推广 C.近代民主政治发展 D.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11.《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传播 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1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