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2641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等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100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上海市,联考,答案,图片,试题,历史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示:标注“双选”的试题必须选择2个选项,多选、少选均不赋分:未特别标 注的选择类试题仅可选择1个选项。 一、国名释义 国徽是国家象征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1.“伊拉克”之名被认为源自苏美尔城邦“乌鲁克”。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其源自阿 拉伯语,有“水源充足”的意思。“伊拉克”之名反映了()(双选) A.该地区的早期国家形态 B.语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阿拉伯文化的单一影响 D.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型塑 2墨西哥之名源自“墨西特里”,是当地土著居民传说中的太阳神与战神。当地的土 著居民当是() A.印加人 B.班图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欧人 3.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上刻有“宅兹中国”铭文,意为“居于天下中央”,是有关“中 国”最早的记载。此时的“中国”当位于() A.漠北草原 B.天山南北 C.长江下游 D.河洛中原 4.“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Chna”(意为“瓷器”),而中世纪欧洲及目前使用俄 语的地区将中国称为“Cathay”(音近似于“契丹”),日、韩、越南等语言中“中国” 的发音则与汉语接近。这些不同称呼的形成反映了() A.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B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C.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多元特征 D民族迁徙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5.19世纪前,“德意志”只是一个模糊的文化与民族概念,德意志邦联也仅是数十个 邦国和自由城市构成的松散实体。直到1871年,“德意志”成为民族与国家的统一体。 这一历史转变()(双选) A是德意志统一的结果 B,标志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C,通过和平方式而实现 D有赖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1页共6页 国名 涵义 波多黎各 西班牙语“富裕的港口” 巴西 葡萄牙语“红木的国度” 阿根廷 西班牙语“出产白银的地方” 6.以上为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国名涵义,这些国名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拉丁美洲的核心诉 求是() A.传播宗教文化,实现殖民同化 B.掠夺当地资源,积累原始资本 C.开拓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制品 D.划分势力范围,确立长期统治 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将国名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中“人民”体现了新中国()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多党合作的共和制度 D.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 8.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国名中蕴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二、历史书信 书信在历史发展中形式几经变迁,但始终是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 要载体。 9.请将下列描述与之对应的书信配伍。 9.1以象形文字草书体写成的荒年家书 () 9.21493年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书信 () 9.3秦国士兵黑夫、惊写给兄弟衷的书信 () 9.41895年康、梁联合各省举人的联名上书 () A.简牍承载的战国家书 B.两河流域的泥板文书 C.变法维新的时代呼声 D,清末新政的开始标志 E.发现美洲的历史见证 F.古埃及的莎草纸书信 10.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中说,“每人皆为教士”,“有 权照他私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这表明马丁·路德() A.鼓吹宗教信仰自由 B.挑战罗马教廷绝对权威 C.主张人的个性解放 D,提出自由平等政治主张 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