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0327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39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课
  • cover
十四 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挚深沉的母爱。 2.学习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的方法。 3.品味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真挚深沉的母爱。(重点) 2.品味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给予邹韬奋的却是影响他一生的启迪。邹韬奋后来说:“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更有贡献的一份子。”韬奋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更将对母亲的至爱化为对整个民族与人类的热爱。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原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瞥见(piē)  惺忪(xīng sōng)  呜咽(yè) 女红(gōng) 万籁俱寂(lài) 憧憧(chōnɡ) 3.理解词义。 憧憧:往来不定的样子。 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蹑,放轻(脚步)。 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娓娓,言谈动听。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循循,有步骤的样子。诱,诱导、教导。 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能说说课文可分为哪三个部分吗? 明确: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第3-6段),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第7-8段),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 明确:①元宵母亲背“我”赏灯;②讲述故事情感丰富;③儿子受罚母亲落泪;④灯下熬夜为儿做鞋。 (2)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 ①读了母亲背“我”赏灯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②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③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④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3)文章最后一段除了表达对母亲的早逝感到无限的痛惜之情外,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最后一段作者除了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痛惜之情外,还表达了对旧社会的谴责和憎恶之情。可以说在旧社会,像“母亲”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女性之所以被无情地埋没、吞噬,就是旧的社会制度的存在。因此在文末作者揭露出旧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根源,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二)深层探究 (1)赏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明确:语言细腻、真挚、深沉,蕴含着母亲既期待儿子成才又为儿子受皮肉之苦而刺心痛苦的矛盾心情。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②母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