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0329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5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
  • cover
十六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中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重点) 2.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中所表达的复杂感情。(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曾引起多少文人的无限情思。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官到湖南永州期间,游历了永州的许多地方,写成了一组很有名的山水游记,共计8篇,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他的游记语言优美,抒情浓墨重彩,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柳宗元去看看他的《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悄怆(chuàng)  篁(huáng)竹  清洌(liè) 为坻(chí) 翕(xī)忽 为嵁(kān) 差(cī)互 寂寥(liáo) 幽邃(suì) 3.理解词义。 (1)实词 ①清洌:清澈。 ②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③佁然,愣住的样子。 ④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⑤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⑥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⑦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2)虚词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可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的结论。 明确:①位置偏僻;②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③作者对环境的感受。 (2)文中第二段对潭中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动静结合,字面上写鱼,实则写什么? 明确:写潭水的清澈。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楚,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二)深层探究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乎很难相容,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三)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说明。 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四、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五、课外拓展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