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5年10月高三校际联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BACBC 6-10 BCDDA 11-15 CCDA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 6 . ( 1 1 分 ) (1)(6分)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 动活跃;岩体裂隙发育,促进了流水的下渗和溶蚀,有利于溶洞的形成。 (2) ( 5 分 )溶洞Ⅲ、Ⅱ、Ⅰ(或由上到下) 水平溶蚀;垂直溶蚀(向下溶蚀);间歇性抬升。 17. ( 1 6 分 ) (1)受季风气候影响,渭河水量(水位)的季节变化显著,通航时间短(洪水 期和枯水期的水运受到极大制约);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 水位浅,枯水期运输能力受限。 (2)水运距离较短,运粮速度快(节约运输时间);漕渠是人工运河,可对水 量进行调节,通航时间长;相对于天然河道,可通过泥沙疏浚,保障航运能力。 (3)漕渠和渭河之间的区域(图略)。漕渠与渭河之间区域,地势南高北低, 可以通过自流引水灌溉。 18. ( 1 2分 ) (1)(6分)南岭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在北部堆积形成冷层,近地面降温 至0℃以下;南部的暖湿气流北上越过南岭,沿冷层缓慢爬升,形成暖层(从 而具备了“融化机制”冻雨的形成条件);受南岭阻挡,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 准静止锋持续时间长,冻雨多发。 (2)(6分)南岭山脉降低,阻挡作用减弱;北上的暖湿气流增强暖层增厚, 低空冷层变薄,不利于过冷水滴的形成;冷空气北移,近地面的降温幅度小, 低于0℃的几率降低(范围缩小),冻雨发生次数减少。 19. (16分) (1)(4分)图例□代表的滑坡密度等级高;理由:强径流天数占比相同的情 况下,滑坡密度越大,产生的细颗粒物越多,在流域内滞留时间越长。 (2)(4分)台湾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径流的侵 蚀搬运能力强。 (3)(8分)变化过程:震时,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含量变化不大;震后影 响时期,有机物含量快速上升;无震时期,有机物含量逐渐降低。 原因:高海拔地区的坡度大,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植被破坏严重,震后进入水 体的有机物较多。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5年10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圭表是中国古代用于观测日影变化的天文仪器,垂直地面竖立的木竿为“表”,在地面水平 放置带有刻线的标尺为“圭”(图1)。正午的表影投射到圭板上,根据刻线即可确定二分二至 等节气。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漆木杆与玉质土圭组合,距今约4100年,当时的黄赤交角约为 2357'。研究团队仿制了出土的土圭,为能正常开展日影测试实验,对刻线位置作了略微调 整。据此完成1~2题。 然太阳 1.二分二至日在圭板上的刻线,标识正确的是 冬至 春秋分夏至 A.N s 冬至 春秋分.夏至 图1 B:N 夏至春秋分冬至 C.N 冬至秋分夏至春分 D.N□s 2.与陶寺遗址出土原件比较,圭板仿制品的二分二至日刻线位置 A.春秋分不变,·B.夏至南移 C.冬至北移 D.都向北移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浮动电价机制对新能源的电力消纳提出巨大挑战。2022年,挪威W公司放弃传统的倾斜 式安装方式,在奥斯陆(5955'N,10°45E)某学校楼顶测试“垂直光伏”方式,一天中可以出现 两个发电高峰。垂直光伏系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