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P62。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PPT、三角板、吸管。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出示一个五角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 生:五角星。 师:你们为什么叫它五角星? 生: 因为他有五个角。 师:你能指出这五个角吗? 抽生上台指角。 师:不错。在五角星中,只有五个角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 师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引入,通过让学生自己找角,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求知欲。 探究新知 (一)角在哪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图片),请你找一找角在哪里? 生1: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组成角。 生2: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角。 生3:红领巾的两边组成角。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标记。 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了能更好地研究角,我们把它们从物品上请下来。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物品中发现角、认识角,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角是什么样子的? 师: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他们都有尖尖的地方,两条线都是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个点称为顶点,直直的线称为边。 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习: 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根据角的特征正确地判断哪些图形是角,为画角打下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画角 师:我们知道了角的样子,我们可以画下来吗?请同学们在题单上画一画。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生1:三角板。 生2:直尺。 生3:数学书。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都能画出角,那怎样才能快速地画出一个既标准又漂亮的角呢? 生:三角板。 师:谁来说说你的画法? 生说师在黑板上画角。 先画一个点。 再从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示范标角的符号,记作:∠1,读作:角1。 生再次规范画角,并标出顶点和边,标记角的符号。 同桌互评,如果你的同桌画得好,请给他大大的赞。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了角之后,根据角的特征自由选择工具画角,通过对比发现如果要快速画出一个既标准又漂亮的角,我们通常选择三角板画角。学生的再次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在图形中找角 师:我们可以在物品中找到角,那在图形中能找到角吗? 生:能。 请同学们标出下面图形中所有的角? 抽生上台展示。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角、会画角、找角,接下来请同学们动手创作角。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角,对抽象出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图形中找角也是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去发现隐藏在图形中的角,这一次的找角便是对角的认识的一次加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五)创作角(做活动角) 要求: 生拿出准备好的吸管,先自己创作一个角。 变大所创作的角。 变小所创作的角。 观察、思考:在你变大或变小这个角的过程中,这个角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当创作的角变大时,( )变了,( )没变。 当创作的角变小时,( )变了,( )没变。 我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