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城区三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在“伐薪烧炭南山中”中“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 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C.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D. 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2.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B. 铁水 C. 净化后的空气 D. 氧化镁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固体粉末 B. 塞紧橡皮塞 C. 振荡试管 D. 熄灭酒精灯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带电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观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D.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不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5.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物质的性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取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石蜡燃烧的火焰上方,发现有水雾出现:石蜡中含有水 B. 点燃蜡烛,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成液体:石蜡的熔点比较低 C. 石蜡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6.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实验结果、实验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连接仪器时,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后与胶皮管连接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质量大的砝码,再放质量小的砝码 C. 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D.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7.北京将举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届时若降雪量不足,可以人工造雪,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小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 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 冰、雪融化时,水分子间的空隙改变了 D. 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了 8.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液体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30mL,接着他倒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10mL。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倒入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 无法判断 9.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B. 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g C. 铷属于金属元素 D. 铷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0.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 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1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_____。 (2)1个氩原子:_____。 (3)2N表示:_____。 (4)Al3+中的“3”的含义:_____。 12.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现在导航卫星已经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Rb)原子钟。如图甲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m=37,n=18 B.铷是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D.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2)如图乙,A~D所示微观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铷元素原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