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6772

第4章 第2、3节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谱(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2675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电磁波,练习,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
    第2、3节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谱 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加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电磁波进行(  ) A.调谐 B.放大 C.调制 D.检波 2.电台将播音员的声音转换成如图甲所示的电信号,再加载到如图乙所示的高频载波上,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电信号改变(如图丙所示)。这种调制方式称为(  ) A.调频 B.调谐 C.调幅 D.解调 3.(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在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C.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4.实际发射无线电波如图所示,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电流如图甲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产生低频振荡电流信号如图乙所示,根据这两个图像,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像应是图中的(  ) 5.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  ) 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 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 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 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 6.(多选)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磁波频率越高,越容易沿地面传播 B.电磁波频率越高,越容易沿直线传播 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波长恒定 D.可以利用同步卫星传递微波信号 7.(多选)关于真空中波长为0.6 μm的红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 m/s B.其频率是5×1014 Hz C.在真空中传播10 m的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0×10-5 s D.在10 m的距离中(真空)约有1.7×107个波长 8.在无线电广播的接收中,调谐和检波是两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下列关于接收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调谐→高频放大→检波→音频放大 B.检波→高频放大→调谐→音频放大 C.调谐→音频放大→检波→高频放大 D.检波→音频放大→调谐→高频放大 9.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汽(H2O)、二氧化碳(CO2)能大量地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卫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  ) A.2.5~3.5 μm B.4~4.5 μm C.5~7 μm D.8~13 μm 10. 一个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为1 μ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0 μs,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图中刻度ab=bc,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是多大? 11.有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 (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 第2、3节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谱 1.C 把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的过程叫作调制,故只有C正确;A、B、D三项应是电磁波接收端需进行的过程。 2.C 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而调制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幅,即通过改变高频电磁波的振幅来实现信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