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考点梳理(适配中考)(聚焦寓言寓意与文言核心) 复习导航 本资料以列子经典寓言《愚公移山》为核心,对标中考文言叙事类文本高频考点,从文学常识→基础积累→内容脉络→主旨寓意→手法赏析→真题实战→拓展对比→易错警示→备考锦囊展开,既夯实文言字词句基础(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也深化对 “坚持不懈”“人定胜天” 精神的理解,适配八年级课内学习与中考寓言类文本复习,助力把握先秦寓言 “以事喻理、简洁生动” 的特色。 一、文学常识速记(基础必背) 类别 核心内容 作者 列子(名御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 “循名责实”“清静无为”。其思想收录于《列子》(又名《冲虚真经》),书中多为寓言故事,兼具哲学性与文学性。 文体 寓言(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体裁),通过虚构的 “愚公移山” 故事寄寓道理,以小见大、寓理于叙事,是中国古代寓言的经典篇目。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思想流派林立(百家争鸣)。道家借《愚公移山》批判 “急功近利、短视浅见”(如智叟),倡导 “持之以恒、顺应自然与人力结合” 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愿望。 核心定位 中国古代寓言的 “叙事典范”,以 “愚公” 与 “智叟” 的对比,阐明 “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的道理,其 “愚公精神” 成为后世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精神符号,被誉为 “寓理于形、形神兼备的寓言杰作”。 二、基础积累过关(默写 + 翻译高频考点) 1. 古今异义(中考翻译易错点) 词语 古义 今义 文中例句 真题考频 惩 苦于、为…… 所苦 惩罚、惩戒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高频 塞 阻塞、阻隔 边塞、要塞 惩山北之塞 高频 迂 曲折、绕远 迂腐、不灵活 出入之迂也 高频 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阳光、阳性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 为汉水南岸) 中频 阴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阴天、阴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频 走 跑 行走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跳往” 暗含 “跑着去”,关联 “走” 的古义) 低频 已 停止 已经 惧其不已也 中频 2.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用法 / 通假解析 真题链接 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 通 “返”,译为 “返回”(需注明通假,不可直接写 “返”) 2024 湖北黄冈(翻译题) 汝之不惠 “惠” 通 “慧”,译为 “聪明”(读音为 huì,勿读 wèi) 2023 四川眉山(词义题)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通 “无”,译为 “没有”(勿读 wáng,此处读 wú) 2025 浙江宁波(语法题)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 通 “措”,译为 “放置、安放” 2024 山东泰安(翻译题) 词类活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译为 “用箕畚(装土石)” 2023 安徽芜湖(理解题) 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作名词,译为 “险峻的大山” 2025 湖南长沙(语法题) 面山而居 面:名词作动词,译为 “面对、对着” 2024 江苏徐州(词义题) 3. 重点虚词(语境辨析) 虚词 用法与例句 释义 之 ①惩山北之塞(结构助词,“的”);②汝之不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③跳往助之(代词,代指 “愚公”) 结合语境区分 “助词”“代词” 其 ①惧其不已也(代词,代指 “愚公”);②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③帝感其诚(代词,代指 “愚公的诚心”) 区分 “代词” 与 “语气词” 而 ①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不译);②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但是、却”);③何苦而不平(连词,表顺承,“就”) 注意 “修饰”“转折”“顺承” 的差异 以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此处表 “没有办法”);②以残年余力(介词,“凭借、靠”) 区分 “用来” 与 “凭借” 4. 重点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