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9152

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考点梳理 素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5次 大小:29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5课,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考点,梳理,素材
  • cover
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考点梳理(适配中考)(史传文专项) 复习导航 本资料对标中考史传文高频考点,以司马迁《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中的《周亚夫军细柳》为核心,从文学常识→基础积累→内容主旨→手法赏析→问题探究→真题实战→拓展对比→易错警示→备考锦囊展开,既夯实文言字词句基础(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也深化对 “真将军” 品格与 “制度信仰” 的理解,适配八年级课内学习与中考史传文复习,助力把握《史记》“善用对比、刻画传神” 的写作特色。 一、文学常识速记(基础必背) 类别 核心内容 作者 司马迁(约前 145—?),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为 “史圣”。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受宫刑,忍辱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体 史传文(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篇章),兼具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通过具体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是《史记》中 “世家” 类文本的经典范例。 创作背景 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 158 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朝廷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将分别驻军霸上、棘门、细柳以御敌。本文记录汉文帝亲往劳军的经历,聚焦周亚夫细柳营的严明军纪,展现其 “真将军” 风范。 核心定位 中国古代史传文的 “人物刻画典范”,以 “对比反衬” 手法塑造周亚夫 “治军严谨、刚正不阿” 的形象,同时凸显汉文帝 “深明大义、知人善任”,强调 “军法至上、制度信仰” 的价值,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高频篇目。 相关背景 周亚夫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历文帝、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直言敢谏著称;汉文帝是 “文景之治” 的开创者,以仁政、贤明闻名,本文中其 “敬劳将军” 的举动,成为 “君明臣贤” 的经典写照。 二、基础积累过关(默写 + 翻译高频考点) 1. 古今异义(中考翻译易错点) 词语 古义 今义 文中例句 真题考频 军 驻军(名词作动词) 军队(名词) 军霸上 / 军棘门 / 军细柳 高频 被 通 “披”,穿着 被动 / 覆盖 军士吏被甲 高频 约 规定、约定 大约 / 邀请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中频 先驱 先行引导的人员 先锋 / 先行者(抽象义) 天子先驱至 中频 节 符节(皇帝信物) 节日 / 气节 使使持节诏将军 低频 介胄 披甲戴盔(动词) 盔甲(名词) 介胄之士不拜 中频 2.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用法 / 通假解析 真题链接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 通 “披”,译为 “穿着”(需注明通假,不可直接写 “披”) 2024 湖北黄冈(翻译题) 改容式车 “式” 通 “轼”,译为 “扶着车前横木(表敬意)”(名词作动词,读音 shì) 2023 四川眉山(词义题) 可得而犯邪 “邪” 通 “耶”,译为 “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吗’”(读音 yé) 2025 浙江宁波(语法题)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译为 “驻军、驻扎” 2024 山东泰安(语法题) 锐兵刃 锐:使动用法,译为 “使…… 锐利(这里指刀出鞘)” 2023 安徽芜湖(翻译题)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译为 “披甲戴盔” 2025 湖南长沙(理解题) 天子为动 动:被动用法,译为 “被感动” 2024 江苏徐州(语法题) 3. 重点虚词(语境辨析) 虚词 用法与例句 释义 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②介胄之士不拜(结构助词,“的”);③称善者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结合语境区分 “动词”“助词” 以 ①以备胡(连词,“来、用来”);②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任命为”) 区分 “目的” 与 “任命” 的用法 而 ①可得而犯邪(连词,表修饰,不译);②成礼而去(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注意 “修饰” 与 “顺承” 的差异 为 ①天子为动(介词,“被”);②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