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1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黄河流域洛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相关情况的统计。据此可知,该地区 ( ) A.从邦国林立走向国家统一 B.仰韶文化时期方国都城面积较小 C.聚落规模的分化不断加剧D.龙山文化晚期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2.下列各项器物中,体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与权力象征的是 ( ) A.河姆渡骨耜 B.司母戊鼎 C.良渚玉琮 D.仰韶陶罐 3.张骞凿空西域,更多的西方物产传入中原。东汉灵帝颇爱胡食,令宫女在皇家苑囿西园开设饮食店,灵帝扮作客商光顾,以为戏乐。可能出现在西园饮食店的是 ( ) A.南瓜酥 B.玉米羹 C.芝麻饼 D.烤红薯 4.西汉初年,齐国贵族田氏一族被押送入关中,成为“汉民”。负责押送的齐国狱史“阑”爱上了田氏女“田南”,想偷偷把她带回齐国,出关时事情败露,被判“从诸侯国来引诱汉民”之罪。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证实汉初( ) A.地方政区多元 B.等级制度森严 C.民族矛盾尖锐 D.法律制度严苛 5.根据下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不同史籍有关郭泰的记载 记载 出处 先生讳泰,字林宗······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 《昭明文选》收录蔡邕《郭有道碑》 郭泰字林宗······及卒,蔡伯喈(蔡邕)为作碑,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引西晋司马彪《续汉书》 林宗秀立高踌,詹然渊渟。蔡伯喈(蔡邕)告卢子幹、马日磾”曰:“为天下作碑铭多矣,未尝不有惭色,唯郭先生碑颂,无愧色耳。” 《太平御览》引《郭子别传》 A.郭泰碑文亡佚不存 B.郭泰品行冠绝士林 C.蔡邕撰碑语多谀辞 D.蔡邕亲撰郭泰碑文 6.各地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多次出现“市”的戳记,如陶器上的“襄阳市”“马邑市”等,漆器上的“成市”“莒市”等。又四川绵竹出土的“成都市平”铁权,大足出土的“汶江市平”铁权,均应是经市府核验过的衡器。这些发现说明汉代 ( ) A.手工业技术发达 B.市的功能多样 C.商品交易的频繁 D.市的管理完善 7.《魏书》所载北朝人物籍贯:明确的,作者直书其籍贯;声称出自某郡望的,如证实为攀附,作者直书其实际籍贯,如真伪难辨,作者注为“自云”。“自云”并不意味着攀附,只是存疑。这反映了北朝 ( ) A.政权频繁更迭 B.基层治理失序 C.家族不断迁徙 D.门第观念盛行 8.下图为鲜卑拓跋部迁徙路线示意图。这反映出鲜卑族 ( ) A.认同了中原文化 B.完成了民族交融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经济开发 9.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发现北周大象元年(579)去世的同州(今属陕西省)官员安伽的墓。墓主人安伽是从凉州迁到关中的安国粟特人,其墓志载:“其先黄帝之苗裔,分族因居命氏。”这可用以佐证,北周时期 ( ) A.实现了对西域的管辖 B.多族群文化交融的特征 C.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 D.敬天保民思想影响深远 10.下表为与隋炀帝相关的四则材料及其解读。其中解读合理的是 ( ) 选项 材料 解读 A (唐)李渊:(炀帝)巡幸无度,穷兵极武,喜怒不恒,亲离众叛。御河导洛,肆舳舻而达江 否定运河沟通南北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