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0162

云南省三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10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云南省,实用性,试卷,历史,考卷,高考
  • cover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等三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备考实用性联考(三)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研究表明,江汉地区苗蛮族群的孕育与形成源头复杂、时空跨度广阔。其最早起源于黄河下游以蚩尤为代表的九黎族,后在黄河中下游形成三苗族群,进而迁至豫西、豫南,最后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了( ) A.中华民族同源同祖 B.长江流域率先成为文明核心 C.战争推动民族迁徙 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2.下图是《汉敦煌郡邮驿系统示意图》。据甘肃悬泉汉简留存的文书传递记录,其中将骑马传递信息的人称为“驿骑”,“驿骑”有时也被写作“译骑”,传递文书的同时兼任翻译。据此可推断,“驿骑”( ) A.推动了汉代基层有效治理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助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D.强化了监察效力 3.北魏前期,鲜卑族人一般先是通过战功递升军职,有了较高地位后再兼任相应行政职务,如都将为刺史,内行将军升任都官尚书之类。在以汉人为主的州郡则依照魏晋旧制设中正掌管之,“及宣武、孝明之时,州无大小,必置中正”,通过普设中正扩大荐举面。这一举措( ) A.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统一 C.扩大了北魏的政权基础 D.消除了门阀制度的影响 4.唐朝时期,大型海船远航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在中国广州、扬州、泉州、明州等地,中外船只“不知其数”,航运货物“堆积如山”。唐朝人对远航而来的船舶称作“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师子舶”“婆罗门舶”,其中“波斯舶”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由此可知,唐朝( ) A.成为阿拉伯主要贸易伙伴 B.海外贸易繁荣兴盛 C.逐步摒弃了传统华夷观念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5.南宋高宗继位后,提出“迎还二圣”口号,举行“北望”仪式;在宋金和议中坚持“为亲屈己”,迎回徽宗梓宫和太后回銮都举行了盛大仪式,并御书《孝经》刻石于州学。高宗此举( ) A.彰显南宋皇族和睦的家庭氛围 B.推动了宋金关系的有效缓和 C.体现了伦理思想助推政治施为 D.突显了南宋理学的统治地位 6.苏州是明清时期玉作业的中心,水平之高居于全国之冠。琢玉业的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怀绝技的工匠,尤以陆子冈声名最著。其首创的“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新型玉佩“子冈牌”成为后世玉工沿袭和传承的主要载体,是玉行四百年来长兴不衰的经典之作。据此可知,“子冈牌”的流行( ) A.源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符合士大夫文化品位 C.反映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体现世俗化审美趣味 7.东、西、南、北洋是自古到近代中国人对外域地理的指向统称。近代以来,作为地理指向的“西洋”变成了“南洋”,“西洋”重构为更远方的“泰西”;而“洋”也逐步取代了具有文化贬损的“夷”而成为中性词,进而具有了文化价值判断意义:“西”成了“洋”,“中”成了“土”,“洋”成了“高级”的代名词。“洋”概念的迭代反映了( ) A.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的中心 B.中国人不断形塑着新世界观 C.中国人海权意识源远流长 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8.1933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写的《共产儿童读本》出版,共8册,课文以通俗的语言向儿童说明革命的目的、意义、任务和途径等,成为中国共产党统编儿童教育教材的重要开端。据此可知,《共产儿童读本》编写的主要意图是( ) A.强化儿童革命接班人意识 B.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C.展现苏区儿童教育新面貌 D.大力推行免费义务教育 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波兰等欧洲国家的不少人士到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访问和报道。苏联记者指出:“(陕甘宁边区)开始实施立脚于政治机关之改革及民主制度的村、乡、县的全特区选举制运动……只有汉奸、叛徒、间谍等人剥夺投票权。”由此推断,欧洲在华人士的此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