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0673

粤教粤人版 七上地理 期中测试·基础卷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789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粤人,地理,期中,测试,基础
    粤教粤人版(2024) 七上地理 期中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5七上·四会期中)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下图为航天员拍摄的地球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空间站每日绕地球运行16圈。通过航天员的连续观察,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  ) A.球体 B.圆弧 C.椭圆 D.方形 2.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地球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答案】1.A 2.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一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1.空间站绕地球运行,航天员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能看到地球是球体,所以通过连续观察可推测地球形状是球体,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AB正确;地轴与地球的交点为极点,最南点为南极点,C正确;地轴是人们为研究地球虚拟的轴,不是实际存在的“巨大地轴”,D错误。 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5七上·桂东月考)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图1为地球卫星云图,图2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上的经线 C.地球的地轴 D.地球上的纬线 4.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5.中国空间站这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活动表明我国(  ) A.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海洋交通便利,市场庞大 D.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 【答案】3.A 4.B 5.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一根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地球的形状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A正确。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地球而人为划分的,在太空中看不到,BD错误。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在太空中也看不到,C错误。 故答案为:A。 4.我国古代 “天圆地方” 的说法是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直觉推断;观测月食是通过观察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来推测地球的形状;完成环球航行是通过实地考察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中国空间站的太空科普课活动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发达的制造业,表明我国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D正确。该活动与农业、人口、海洋交通等无关,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七上·涟源月考)车载导航系统因使用方便快捷,深受司机喜爱。下图为某车载导航系统界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导航系统界面中的“”指向为汽车行进方向。此时,该汽车驶向(  ) A.正北 B.正南 C.西北 D.东北 7.若点击导航地图中“+”,地图中的地理事物会(  ) A.变的更详细,显示范围变小 B.变的更粗略,显示范围变大 C.比例尺变小,显示范围变小 D.比例尺变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