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1334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0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建立,纲要,历史,中外,必修,教案
  • cover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巩固统治的措施,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时空观念:梳理从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脉络,明确秦统一后疆域的空间范围,把握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阅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等相关史料,提取其中关于秦始皇统一措施及影响的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秦始皇的功过,如统一措施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学会客观、全面地解释历史现象。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顺序,掌握秦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巩固措施。 理解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秦始皇相关故事和史料的分析,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景创设、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感受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雄才大略,同时客观看待其统治时期的暴政,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 秦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巩固措施及其影响。 (二)教学难点 理解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观、全面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情景创设: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关于秦始皇的纪录片片段,片段中展现秦始皇从登基到谋划统一六国的场景,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旁白(如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一位传奇帝王正运筹帷幄,他将结束数百年的战乱纷争,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他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么,年轻的嬴政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统一大业的?统一后的秦朝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大家对秦始皇有了怎样的初步印象?大家是否好奇,在诸侯割据混战的战国末期,秦始皇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完成统一六国的壮举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第 3 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探寻秦始皇的统一之路。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1. 秦王扫六合 ——— 统一六国的征程 情景创设:展示战国末期诸侯国分布地图,同时呈现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故事(如:嬴政亲政后,铲除嫪毐、吕不韦等势力,掌握国家大权;任用李斯、王翦等贤才,制定统一策略;公元前 230 年,首先灭掉韩国,拉开统一战争的序幕等)。 教师提问 1(层层深入):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刚才展示的秦始皇的故事,大家认为,秦始皇能够发动统一战争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思考,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秦始皇掌握实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没错,秦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为统一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秦始皇亲政后,清除了国内的反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能够集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