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史书记载,西周“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而战国时期“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宗族伦理观念弱化 B.社会结构急剧变动 C.贫富分化日益显著 D.私有制进一步强化 2.下图为两汉时期商业城市数量变化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国家商业限制的放宽 C.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D.丝绸之路带动的普涨 3.据《晋书·天文志》载:“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也。执法,所以举刺凶奸者也”;北魏规定御史选任“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之”;南朝宋孝建二年制“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门阀势力掌控监察官选任 B.多重路径强化监察权威 C.监察职能被行政干预架空 D.强化监察巩固中央集权 4.下表为隋唐及北宋初年全国户数分布比较表。其中,时间乙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时间 甲 乙 丙 丁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北方 6934768 76.46 1370569 45.06 4922183 54.85 2447884 40.40 南方 2135346 23.54 1671302 54.94 4051451 45.15 3610751 59.60 A.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 B.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C.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D.北宋初年(约公元980—989年) 5.绍兴十六年(1146年),宋高宗发布诏书,依照礼器局提交的有关事项,对礼器进行了改革,强调“凝土为质,陶以为尊,贵本尚质而已”,将原本的铜质礼器改为瓷质礼器。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理学倡导简约质朴祭祀 B.受战争影响国家财政困难 C.铜料优先满足战略需求 D.制瓷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6.清代学者阮元在《畴人传》中指出:“西洋天学,其说实见于《周髀》,夫西人所学,未必非圣人所传之余绪也。……但西人器数之学、精密有余,而义理之学,或有未逮。”据此可知,阮元认为应( ) A.坚守传统义理兼容西学器数 B.否定西学本源批判器物之学 C.倡导全盘西化摒弃传统儒学 D.融合中西义理革新学术体系 7.1876年,洋人兴办的吴淞铁路通车,1877年,清政府以高价购回并拆毁。1884年,《申报》载:“闻京师传有电谕,令李傅相(李鸿章)即日派员赶筑铁路……若然则解饷调兵,瞬息可达。法虽狡诈,其将奈我何哉!”清政府对铁路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化浪潮推动统治者观念革新 B.民族危机加剧迫使政策被动调整 C.中法战争急需改善军事运输条件 D.外国资本输出倒逼交通体系建设 8.1899年6月驻汉口比利时总领事向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要求,希望在汉口日租界下游划定百丈土地作为比租界。张之洞回复:“日本界以下之地,中国拟自修道路、自设巡捕、自收捐款,系我管辖区……且德、日两国早有照会,明确此地段不得再划给他国为界。”据此可知张之洞的应对举措( ) A.实质承认德日在华的势力范围 B.体现近代主权意识与外交智慧 C.借助列强间矛盾维护地方权益 D.反映对领事裁判权的灵活运用 9.下图为山西平遥日昇昌票号汇通天下匾额。19世纪中叶,晋商票号凭借“汇通天下”模式发展迅速,业务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然而到了20世纪初,多数票号困难重重,纷纷倒闭或转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的调整 B.列强武装侵华导致票号经营困难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 D.传统金融机构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10.下面为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内容摘录。这表明李大钊认识到( )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 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 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